首页> 中文学位 >英语庆贺演讲语篇与凭吊演讲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对比研究
【6h】

英语庆贺演讲语篇与凭吊演讲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Research Background

1.2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1.3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erpersonal Meaning

2.2 Studies on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Speeches

2.3 Celebrating Speech and Memorial Speech

2.4 Research Questions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Data Collection

3.2 Data Analysis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he English celebrating speech and memorial speech

4.1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Mood System

4.2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Modality System

4.3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Personal Pronoun System

Chapter Five Resul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5.1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Mood System

5.2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Modality System

5.3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Personal Pronoun System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A Summary of the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礼仪演讲的两大分支,庆贺演讲与凭吊演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然而,之前的研究主要从其发展历史、分类、以及文体特征着手,很少有学者关注这两种礼仪演讲语篇的人际意义。因此,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有关语言的人际意义的理论为理论框架,旨在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英语庆贺演讲语篇与凭吊演讲语篇体现在词汇语法方面的人际意义的异同点。
  本研究以典型的,极具代表性的30篇英语庆贺演讲语篇和30篇英语凭吊演讲语篇为研究对象,这些语料收集于网络,都出自于著名的英语为母语的演讲人之手。作者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系统为切入点,首先对其在语料中的代表进行查找及统计,然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两种语篇在每方面的数量以及比例进行对比,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定性的解读分析,以此来展示这两种礼仪演讲语篇人际意义实现方法的异同.
  研究发现:
  (1)在语气分布方面,两种英语礼仪演讲语篇都以陈述语气为主,以完成演讲语篇最基本的传递信息的功能;不同之处在于,英语庆贺演讲语篇中多见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来激励和鼓舞听众,而英语凭吊演讲中多见特殊疑问句来引导听众思考和认识逝者的崇高精神和品质。
  (2)在情态分布方面,三个主要情态动词“can”“will”“must”在两种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大体相同:“will”使用最多,“can”其次,“must”最少,这和三个情态动词的意义以及礼仪演讲的社会、人际功能密切相关;细微差别在于,“can”在英语庆贺演讲中多表达“能力”,而在英语凭吊演讲中多表达“可能性”的意思。
  (3)在人称代词的使用方面,两种英语礼仪演讲都以第一人称为主,第三人称其次,第二人称用得最少。笔者认为,这与两种演讲的社会功能以及交际目的相关。
  以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此外,本研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与欣赏、英语文化的了解、以及改进英语演讲爱好者运用演讲语言的技能都具有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