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b-Ti-Si合金表面Mo-Si-B涂层的制备及其氧化行为研究
【6h】

Nb-Ti-Si合金表面Mo-Si-B涂层的制备及其氧化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铌及铌合金基本性能和应用

1.3 铌及铌合金的氧化

1.4 合金化保护

1.5 细化晶粒法

1.6 表面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

1.7 本文采用的涂层体系

1.8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和方法

2.1 基体材料

2.2 实验工艺流程

2.3 辉光离子渗Mo

2.4 包埋Si-B共渗

2.5 氧化实验

2.6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三章 铌合金表面辉光离子渗钼研究

3.1 渗Mo涂层宏观形貌及表面XRD

3.2 温度对渗Mo涂层影响

3.3 时间对渗Mo涂层厚度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铌合金表面Mo-Si-B涂层的制备

4.1 涂层表面分析

4.2 涂层截面及相分析

4.3 Si-B共渗反应热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o-Si-B涂层氧化行为研究

5.1 600℃下的氧化

5.2 1250℃下的氧化

5.3 涂层抗氧化机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Nb-Ti-Si合金具有熔点高、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是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虽然通过合金化使得其抗氧化性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但仍需通过在其表面制备涂层以达到高温有氧环境下的使用要求。本文通过在 Nb-Ti-Si合金表面制备 Mo-Si-B涂层来改善其高温抗氧化性。
  首先采用辉光离子渗技术在Nb-Ti-Si合金表面制备Mo涂层,研究分析了温度与时间对Mo涂层厚度,表面与截面形貌的影响;合金元素对界面结合的影响。在基体表面制备Mo涂层后,通过包埋Si-B共渗在基体表面制备出Mo-Si-B涂层,分析了涂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并确定了涂层的结构。对所制备的Mo-Si-B涂层进行600℃与1250℃条件下不同时间的氧化实验,分析涂层氧化后表面与截面的形貌及物相组成。实验中采用XRD进行物相分析,SEM、BSE进行形貌分析以及EDS、WDS进行成分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1)通过辉光离子渗技术制备Mo涂层,随着温度升高Mo涂层厚度增加,且更为致密,涂层与基体界面处结合也越好;随着保温时间延长Mo涂层厚度增大;基体中其它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得基体与涂层界面处互扩散更好。
  (2)Mo涂层包埋Si-B共渗制备所得的Mo-Si-B涂层具有多层结构。
  (3)Mo-Si-B涂层在600℃氧化后表面生成氧化物SiO2和B2O3,此外还残留有包埋渗渗剂中的Al2O3;氧化后涂层结构与未氧化前结构基本一致。
  (4)Mo-Si-B涂层在1250℃氧化5h和20h后,形成致密连续的氧化膜,氧化产物主要为SiO2及少量Nb2O5和TiO2,此外还残留有包埋渗渗剂中的Al2O3;氧化后MoSi2/NbSi2层界面处出现较多裂纹;氧化过程中NbSi2转化为Nb5Si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