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6h】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研究概论

1.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3研究内容与思路架构

第二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优先发展理论分析

2. 1城市公共交通的概述

2. 2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相关理论

2. 3我国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状况

第三章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3. 1优先发展水平影响指标选取

3. 2评价指标体系

3. 3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4. 1评价方法概述

4. 2准则层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

4. 3准则层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

4. 4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

第五章实证分析

5. 1数据的收集获取

5. 2准则层模型应用及发展水平计算

5. 3准则层与目标层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权重确定

5. 4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的灰色综合评价

5. 5计算结果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机动化水平提高与土地资源紧缺间的矛盾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国内外诸多的发展经验证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200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正式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确定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2012年《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指导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推动引领公共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发展的十几年时间里,各城市的公共交通优先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是各城市间的优先发展水平缺参差不齐,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和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理论,对“公共交通优先”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围绕“公共交通优先”的必要性和目标,对我国现阶段“公共交通优先”现状进行了剖析,为下一步确立优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系统、客观、相对独立和可操作的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全面科学地构建了以政策优先、规划优先、路权优先和技术服务优先为准则,以公交分担率、公共交通运营线网密度、公交专用道占比、平均运送速度等15个要素为指标的三层次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对国内目前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论述比选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综合评价为体系的评价方法;最后,选取国内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4个代表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得出4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水平,并反向追溯产生差距的原因,为下一步制定解决对策提供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高燕;

  •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

  • 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 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引社;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572.71;
  •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运营线网; 技术服务; 路权优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