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热岩形成机理及开发潜力研究——以松辽盆地为例
【6h】

干热岩形成机理及开发潜力研究——以松辽盆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热岩形成机理

2.1 干热岩的概念

2.2 干热岩形成条件

2.3 干热岩形成与第四纪地质学

2.4 干热岩形成机理

第三章 松辽盆地干热岩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3.1 干热岩资源调查勘查与潜力评价阶段划分

3.2 松辽盆地概况

3.3 松辽盆地干热岩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第四章 干热岩选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其在松辽盆地的实践

4.1 区域级干热岩资源有利勘查区选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松辽盆地选区评价指标分析

4.3 松辽盆地有利勘查区选区评价

4.4 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急剧增加,干热岩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研究沉积盆地型干热岩资源形成机理,查明深部地热地质特征,评价干热岩资源开发潜力为目标,以现代火山地质理论为指导,在收集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干热岩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松辽盆地干热岩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适宜于沉积盆地型干热岩有利勘查选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和结论:
  (1)在初步总结第四纪地质学与干热岩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岩性与干热岩资源的关系;归纳总结了干热岩形成机理,分析了火山-岩浆活动对干热岩资源的影响,初步将干热岩热源机制划分为四类,并提出干热岩选区的四项基本原则。
  (2)将我国干热岩资源调查勘查与潜力评价地热地质工作阶段划分为五大阶段:全国陆域干热岩地热资源评价(E级)、区域级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D级)、地区级干热岩资源预可行性勘查(C级)、场地级干热岩资源可行性勘查(B级)和工程级干热岩可开采资源评价(A级)。其中,松辽盆地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D级。
  (3)在总结松辽盆地基本地质特征、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基础上,充分收集、合理确定盆地内热储地热地质参数,采用体积法计算得出松辽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总量为91.01×104EJ,折合标准煤31.04×1012t;按2%的下限计算,可采资源量为0.62×104EJ,折合标准煤0.62×1012t。
  (4)建立了适宜于沉积盆地干热岩有利勘查区选区的评价体系,包括地球物理特征、干热岩地表地热显示、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干热岩资源潜力及地质安全性5个指标层,以及20个评价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逐层叠加法对松辽盆地进行有利勘查区选区评价实践,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适宜性属于中等偏下等级,有利勘查区分布趋势为由周边向中心变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