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研究
【6h】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查明了红寺堡区已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以及灾害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了调查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以及不稳定斜坡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基于GIS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该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野外调查发现红寺堡区地质灾害点共计55处,其中滑坡点1处,滑坡隐患点1处,崩塌点11处,崩塌隐患点36处,泥石流4处,地面塌陷点2处。地质灾害发育具有数量多、规模差异较大,分布集中等特征。
  2.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条件、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红寺堡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斜平原,冲积平原、红岩丘陵、黄土丘陵和风积沙地质灾害较少。洪积斜平原区地质灾害以崩塌及其隐患和泥石流为主,崩塌及其隐患主要在河流及较大沟谷沿岸相对集中,泥石流主要在沟壑纵横的山前倾斜区发生,形成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地面塌陷主要发育在煤矿采空区。
  3.采用GIS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红寺堡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分区评价,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267.55km2,占全区面积的9.71%;中易发区面积约1296.97km2,占全区面积的47.06%;低易发区面积约1191.69km2,占全区面积的43.24%。
  4.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灾害点的危险程度及威胁范围,以及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规划,对红寺堡区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定量评价,其中高危险区面积342.88km2,占总面积的12.44%;中危险区面积1038.15km2,占红寺堡区总面积的37.67%;低危险区面积1375.18km2,占总面积的49.8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