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分析体系与模拟模型研究
【6h】

基于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分析体系与模拟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社会水文学的研究进展

1.2.2 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分析的研究进展

1.2.3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分析与模拟的研究进展

1.2.3 基于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径流变化归因分析研究进展

1.2.4 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降尺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条件

2.3.1 降水

2.3.2 气温

2.3.3 气压

2.3.4 风速

2.3.5 日照时间

2.3.6 相对湿度

2.4 水文条件

2.4.1 河流水系

2.4.2 径流

2.5 土壤植被

2.6 社会经济

2.7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政策

2.8 泥沙与淤地坝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化环境下的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变化

3.1 数据收集与趋势检验方法

3.1.1 数据收集

3.1.2 趋势检验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3.2 气候条件变化

3.2.1 降水变化

3.2.2 气温变化

3.2.3 气压变化

3.2.4 风速变化

3.2.5 日照时间变化

3.2.6 相对湿度变化

3.2.7 气候条件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变化

3.4 社会因子及数量变化

3.4.1 人口变化

3.4.2 农灌面积变化

3.4.3 牲畜数量变化

3.4.4 造林面积变化

3.4.5 工业产值变化

3.4.6 水库数量变化

3.4.7 淤地坝数量变化

3.5 水文条件变化

3.6 变化环境对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影响的定性解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分析体系与模拟模型建立

4.1 变化环境下的流域社会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平衡

4.1.1 变化环境下的流域社会水文循环过程

4.1.2 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量平衡

4.2 基于基流退水曲线位移法的流域地下水蓄变量计算与分析

4.2.1 基流分割

4.2.2 地下水补给量

4.2.3 基流退水曲线位移法

4.2.4 地下水开采量

4.2.5 地下水蓄变量

4.3 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驱动机制探究

4.3.1 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提出与概念

4.3.2 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经验公式

4.3.3 基于Budyko水热平衡假设的垂直分解法

4.3.4 垂直分解法在年际尺度上的应用

4.3.5 流域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4.3.6 人类取用水活动变化与下垫面条件变化对流域蒸散发变化的贡献量

4.4 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分析体系

4.5 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模拟模型

4.5.1 模型原理与结构

4.5.2 模型驱动机制

4.5.3 模型参数

4.5.4 模型模拟步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分析及结果讨论

5.1 无定河流域地下水蓄变量变化的归因分析

5.1.1 无定河流域基流量变化

5.1.2 无定河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变化

5.1.3 无定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变化

5.1.4 无定河流域地下水蓄变量变化归因分析

5.2 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无定河流域蒸散发变化的归因分析

5.2.1 无定河流域实际蒸散发量计算

5.2.2 无定河流域潜在蒸散发量计算

5.2.3 无定河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变化对流域蒸散发的贡献量

5.2.4 无定河流域蒸散发变化的归因分析

5.3 无定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5.3.1 无定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5.3.2 无定河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

5.4 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分析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模拟及结果讨论

6.1 现状年与模拟年的确定

6.2 驱动机制及参数率定

6.2.1 气候变化对流域蒸散发变化的贡献量的驱动机制

6.2.2 地下水补给量的驱动机制

6.2.3 基流的驱动机制

6.3 情景设定与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模拟

6.3.1 情景一:社会取用水量保持现状年状态,人类不再进行改造下垫面活动

6.3.2 情景二:社会取用水增长10%,人类不再改变下垫面条件

6.3.3 情景三:社会取用水量保持现状年状态,人类改造下垫面活动保持趋势

6.3.4 情景四:社会取用水增加10%,人类改造下垫面活动保持趋势

6.4 无定河流域社会水文学模拟结果分析与水资源管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