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6h】

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的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的创新

1.4 研究难点

1.5 研究思路

2.1 跆拳道横踢技术的释义

2.2 跆拳道裁判法规则中跆拳道开局赛场上的特点

2.3 关于跆拳道专项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2.4 跆拳道进攻技术得特点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影像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对横踢技术时间特征的分析

4.1.1 对横踢技术时间段的划分

4.1.2 对横踢技术各时间节点统计分析

4.2 对横踢技术速度特征的分析

4.2.1 左腿横踢各主要部位的速度分析

4.2.2 右腿横踢各主要部位的速度分析

4.3 对横踢技术各关节点轨迹特征的分析

4.3.1 肩部运动轨迹

4.3.2 膝关节的运动轨迹

4.3.3 足的运动

5.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跆拳道动作技术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随着感应护具的问世与比赛中对运动员的要求不断提高,跆拳道的横踢动作技术以其动作自身的结构特点,使用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少灵活易用的情况,在初学者中属于最基本的初级技术之一,在高水平运动员中横踢则属于比赛中赛场上制敌取胜的关键技战术之一,在国内外各类型跆拳道的比赛赛场中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腿法,跆拳道众多腿法技术中唯有横踢动作技术不仅在国内出现频频出现,在国外的比赛中运动员同样也热衷于对横踢技术动作的使用,这与国内赛事中出现的频率同样也属于最高的腿法,这也是成为比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腿法技术的原因,因为横踢相比其他腿法技术动作简洁在体能消耗上也为最小在出现赛场上频率也是最高,所以成了跆拳道运动员与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与赛场上最常见的热门技术。本论文通过VICON红外三维动作分析系统,对中北大学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运动员的横踢动作技术采用影像分析法进行运动学的相关测试得出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横踢动作技术踢击腿与身体各主要环节点的速度、时间以及轨迹等相关数据的变化,进而对跆拳道横踢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现象进行相关特征的初步统计分析总结得出有利于运动员掌握的理论依据。在本次试验测试中通过对运动员的左右肩关节观测点、踢击腿膝关节观测点、踢击腿足尖观测点。通过测试得出的相关运动学参数对横踢技术准备阶段踢击进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得出影响横踢腿法技术的运动学因素,为今后跆拳道运动项目的科学训练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跆拳道运动员在赛场上获得更佳的成绩做出一定的帮助。
  研究表明:
  一、跆拳道横踢踢击过程中的从时间上可划分为①准备阶段:重心下落升起、躯干扭转;②进行阶段:足尖离地、提膝瞄准、扣膝击打。左右横踢各阶段用时分别为准备阶段:左0.30秒,右0.41秒,进行阶段:左0.33秒,右0.26秒。准备阶段占用横踢动作整个时间分布的一半,可见预启动过程在完整的横踢技术中是很重要的组成。
  二、测试后分析分析数据得出,在速度对比中发现左右肩关节,在启动中并不是由躯干的扭转而进行的等速运动,横踢技术完成过程中左右肩关节速度均不相同。膝关节最大速度比肩关节大,但小于足尖最大速度,作为本次测试的中间环节其最大速度也处于中间阶段,结合时间来看,启动越早最大速度越小,足尖作为横踢动作的末端其速度也是最高的。
  三、在轨迹分析阶段主要对6名运动员肩部轨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后发现在整个横踢动作技术中左肩关节、右肩关节X轴Y轴Z轴三个坐标轨迹上相似度很高,在踢击腿击中目标前,左右肩关节均有一次U型的下落升起过程,在这一过程进行时躯干也在大幅度扭转,在躯干扭转至Y轴平行时结合时间分析为横踢动作击中目标总时长的一半0.29秒与0.34秒左右,这一明显体位变化与时长,可作为判断对方是否将后横踢作为组合动作的第一击或单个动作技术使用的重要参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