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温高压下煤液化油气液平衡体系的研究
【6h】

高温高压下煤液化油气液平衡体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煤液化油基本性质的分析

1.1.1煤液化油窄馏分密度的研究

1.1.2煤液化油窄馏分组成的研究

1.2煤液化油馏分临界参数的测定与计算

1.2.1临界参数的定义

1.2.2测量方法

1.2.3实验数据关联式计算法

1.2.4基团贡献法

1.2.5偏心因子

1.3煤液化油馏分气液平衡体系的研究

1.3.1气液平衡测定方法

1.3.2气液平衡计算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第二章神华煤液化油基本性质的研究

2.1密度的测定

2.2煤液化油中官能团的测定

2.3煤液化油结构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神华煤液化油虚拟组分模型的建立

3.1神华煤液化油虚拟组分的建立

3.2神华煤液化油窄馏分模型临界性质的对比

3.2.1基团贡献法对窄馏分的临界性质计算

3.2.2样品虚拟组分模型临界性质

3.3两种方法的统计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高压下煤液化油气液平衡体系的研究

4.1平衡体系的建立

4.1.1研究对象

4.1.2计算原理

4.2结果与讨论

4.2.1高温、低温分离器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布

4.2.2高温高压下气液相平衡常数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温煤液化油品性质预测模型建立

5.1计算原理

5.1.1研究对象

5.1.2计算原理

5.2结果与讨论

5.2.1神华煤液化油馏分段密度分析

5.2.2神华煤液化油馏分段粘度分析

5.2.3煤液化油馏分段表面张力分析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闪蒸分离出口煤液化油品性质预测模型建立

6.1计算原理

6.2结果与讨论

6.2.1高温分离器两相出口CI值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6.2.2低温分离器液相出口CI值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6.2.3 CI值预测方程的建立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全文总结及建议

7.1全文总结

7.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全球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液体燃料匮乏的背景下,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扩大液体燃料来源、缓解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煤液化油组成复杂,结构不均一,液化过程工艺影响因素众多,工艺设计中可参考的经验少,尤其是关键部分反应器、分离器的设计中所需要的液化产品的基础数据匮乏,特别是在煤液化反应条件下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难以实现。因此,得到煤液化油的基本物性和热力学数据是液化工艺精确设计的基本保证。 本文依托于973项目“大规模煤炭直接液化的基础研究”,从煤液化油的基本物性参数测定出发,利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计算了在煤液化反应条件下,煤液化油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及相关的基础数据。计算中以实验测定液化油窄馏分段的基本物性数据作为基础,用COAL-LIQ模块计算构建神华煤液化油各窄馏分的模拟组分(虚拟组分模型),以物料守恒,能量守恒为基础,将煤液化油虚拟组分与各种气体组分(如H2、C2H6等)共同建立煤液化油闪蒸过程,得到了高温高压下煤液化油气液平衡体系。利用闪蒸体系计算得到在给定温度、压力情况下,各组分在高温、低温分离器内的气、液两相分布情况,通过改变高温分离器的温度和压力,分析了高温分离器内相平衡常数随温度(623.15~723.15K)、压力(10~21Mpa)同时变化的规律。 为进一步归纳适用于煤液化油的气液平衡方程,以高温分离器数据为基础,对推导建立的高压下烃类相平衡方程中的参数进行回归,得到高温高压下,适用于神华煤液化油并具有物理意义的_二元(T,p)气液相平衡常数方程。 以分离模型为基础,分析了闪蒸过程中神华煤液化油馏分密度,粘度,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规律,建立了闪蒸分离器各出口组成的十六烷指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通过实验与计算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神华煤液化油主要包括饱和直链烷烃,环烷烃,苯及其衍生物,苯酚及其衍生物,茚及其衍生物,萘及其衍生物等。饱和直链烷烃在各馏分段都有分布,规律性不强。环烷烃在低温馏分段含量较高。苯酚及其衍生物在200℃左右馏分段含量最高。茚及其衍生物,萘,四氢化萘在200~220℃段以后出现,茚类物质在各段中含量都不高于8%,萘类物质随馏分温度升高呈增大的趋势,特别地,在280~300℃段,萘类物质连同联苯占到49.7%。 2、神华煤液化油窄馏分段临界温度随蒸馏温度升高而升高。临界压力随馏出温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80~200℃段跃至最高点。 临界体积随馏出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临界压力,临界体积极值的出现归因于此馏分段中大量酚类物质的富集。 3、通过闪蒸分离系统,计算得到了给定条件下,高温、低温分离器中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的分布情况。高温分离器中,气体以气相形式存在,馏分段部分气化,气化程度随蒸馏温度升高而降低,低温分离器中,各馏分段基本以液态形式存在。 4、各组分相平衡常数随温度、压力变化的规律是,气体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受温度、压力的影响较各馏分大,在温度为703.15K下,所有组分气液平衡常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高温馏分段平衡常数变化不明显(变化小于0.025)。15MPa下,各馏分段的气液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组分相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5、根据相平衡数据建立神华煤液化油高温、高压下,并具有物理意义的二元 (T,p) 气液相平衡常数方程,1n K1:A+Bp-1n p-Cp/T-D/T-Ep/TF,相关系数多为0.999,表明该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6、在300~685K的范围内,分析闪蒸过程中,各馏分段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建立了密度、粘度、表面张力关于温度的计算方程。 7、分析高温、低温分离器各出口油品的十六烷指数(CI值)随温度、压力变化的关系,对高温、低温分离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建立了高温、低温分离器液相出口油品十六烷指数与温度、压力的二元数学模型,可利用这些模型进行产品油质量的预测,达到有效调控生产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