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圳妇女HPV感染和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研究
【6h】

深圳妇女HPV感染和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的研究现状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现患率以及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并进行该人群的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调查研究人群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亚型的感染状况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从而为宫颈癌的疫苗干预提供基线资料。对亚能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2004年11月至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某社区,分别从社区以及社区地域内的工厂和第三产业单位整群抽样,然后在三个亚人群中运用年龄分层的抽样方法对15~59岁,智力正常且有性生活的女性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集所有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CytologyTest,LCT),然后进行醋酸后肉眼观察和阴道境检查,如有异常行阴道镜下活检,最终以病理结果作为评价各种筛查方法的金标准。对LCT剩余的细胞学标本,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CaptureⅡ,hc2)和亚能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DNA的检测。应用SPSS11.0软件对资料进行x2检验,趋势x2检验,kappa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计算筛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预测值等指标。 结果:最终有1137名合格妇女接受了筛查,病理结果显示该人群中CINⅢ3例,CINⅡ11例,CINⅠ36例,未发现宫颈癌病例,hc2测人群高危型HPV总检出率为14.0%。年龄感染曲线呈现双峰趋势,即25~29岁和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较高(17.7%和21.0%),35~39岁的感染率最低(8.8%)。社区人群、工厂人群和第三产业人群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14.1%、9.2%和18.9%。两个变量(一生中性伴侣数和人群来源)进入了多因素分析模型。高危型HPV阳性人群中感染最多的型别是16,18和58型,百分比分别为29.7%,18.9%和18.9%。低危型HPV的人群年龄别阳性率(~34岁,35~44岁和45~岁)依次为1.4%,1.7%,3.2%。亚能基因芯片法对13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为9.8%,其HPV检出率明显高于hc2(P=0.002),二者一致性检验kappa=0.498(P=0.000);亚能HPV分型基因芯片法检测高危HPV对高度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8.6%,91.1%,90.9%,9.9%,99.7%,8.8和0.2。 结论:深圳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现患率相对较低。低年龄组的HPV感染率较高,与其处于性活跃期有很大的关系,从35岁以后阳性率持续上升,到50~59岁年龄组达到了最高峰,提示有持续感染的存在。第三产业人群的感染率较社区人群和工厂人群为高,提示其为HPV感染的高危人群。性伴侣数较多是高危型HPV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危型HPV16,18和58型为被研究人群最常见的三种HPV亚型,高危型HPV的年龄别感染率的差别主要表现为HPV16在人群中变化。低危型HPV的感染机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hc2高危HPV检测仍是目前宫颈癌筛查最好的方法之一,亚能基因芯片HPV分型检测技术提供了初步的HPV阳性的人群数据,但其灵敏度尚待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