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87例疗效分析
【6h】

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87例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临床资料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附图)

综述

颈椎骨折合并食管损伤1例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颈前路钛板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在我科进行颈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8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对于一至两个椎间盘病变多采用右侧横切口,切口方向与皮纹一致。对三个椎间隙进行减压时则采用右侧斜切口。钝性分离,经颈动脉鞘与气管食管之间入路,并分别将其向两边牵引,暴露椎体前方及椎间盘。X线定位后将椎体撑开,把椎间盘及椎体后缘骨赘刮除或将椎体次全切,将自体髂骨块修整或用刮出的碎骨屑填实钛网、CERVOIS后植入减压之间隙,将骨块或钛网、CERVIOS缓慢均匀安放至比上、下椎体前缘低约1-2mm,而后拆除撑开器,磨平椎体前缘突出的骨赘,选取理想长度和曲度的钛板内固定。术后颈围领制动、鼓励患者锻炼颈背肌、不限制日常活动。对所有病例都施行了前路减压,其中取右侧髂骨植骨加用钛板内固定199例,应用钛网、钛板内固定47例,椎体次全切、植骨或钛网、加钛板内固定27例,CERVIOS加钛板内固定14例。我们严格按照颈椎病的JOA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评分;并随访颈椎骨性融合情况。 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术可以维持颈椎的较好的生理弧度和正常的椎间高度,增加颈椎的稳定性,促进颈椎间的融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可减少术后颈部外固定的时间,减少椎间内植物的松动、移位、下沉、吸收;可使病人早期下地活动,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减少住院日期。颈前路减压后有必要使用钛板内固定。

著录项

  • 作者

    牛建鹏;

  •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
  • 学科 骨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迅;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1.55;
  •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减压; 钛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