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IBI运动MPI的1117例疑诊CAD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随访,成功随访980例'/> 心率变时性功能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疑诊CAD患者的预后价值-硕士-中文学位【掌桥科研】
首页> 中文学位 >心率变时性功能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疑诊CAD患者的预后价值
【6h】

心率变时性功能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疑诊CAD患者的预后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1发生心脏事件与否病例的基本临床特征

2.2多因素与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

2.3心率变时性功能与心脏事件

2.4运动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心脏事件

2.5心率变时性功能与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2.6心率变时性功能、心肌显像结果与心脏事件的关系

2.7ESV与心脏事件

2.8EF与心脏事件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运动试验地怀疑或确诊CAD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心率变时性功能(次极量心率、心率储备)、运动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各自对疑诊冠心病(CAD)患者的预后价值;探讨多因素结合在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方法:对2000.1.1~2005.12.30在我科进行过门控SPECT<'99m>Tc-MIBI运动MPI的1117例疑诊CAD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随访,成功随访980例(87.74%),平均随访问期为41.14±19.23月(1-82月),去除非心脏原因死亡7例,973例随访病例中,男性630例(64.75%),女性343例(35.25%),平均年龄52.90±11.35岁。以发生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为随访终止时间,若未发生心脏事件,则随访时间至少大于12个月。 结果:在973例成功随访患者中,44例(44/973,4.5%)在随访问期内发生心脏事件;321例(321/973,33%)运动时未达到次极量心率((220-年龄)×85%),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为9.66%(31/321);783例(783/973,80%)心率储备((心率<,峰值>-心率<,静息>)/(220-年龄-心率<,静息>))<0.8,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为5.36%(42/783);211例(211/973,22%)MPI阳性,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1.37%(24/211);13例(13/973,1.34%)ESV≥70ml,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8.5%(5/13);23例(23/973,2.36%)EF<50%,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6.1%(6/23)。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分析,次极量心率、心率储备、MPI、ESV、EF均对心脏事件有预测价值。按显像时心肌缺损节段的多少进一步分组,1-2个节段缺损组和≥3个节段缺损组与显像正常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2个节段缺损组和≥3个节段缺损组在随访间期内的心脏事件率分别为10%和22%,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以显像正常组为对照,1-2个节段缺损组和≥3个节段缺损组的OR分别为:3.82、8.40。 行Cox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心率储备对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大(RR,5.738;95%CI,1.389-23.706;P=0.016),ESV次之(RR,4.253;95%CI,1.535-18.785;P=0.005),之后依次是次极量心率(RR,2.841;95%CI,1.368-5.91;P=0.005)和运动MPI结果(RR,2.477;95%CI,1.298-4.725;P=0.006)。EF在多因素的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被排除在Cox模型外。 将运动时达到次极量心率与否和运动MPI正常与否两两组合、分成四组:G<,1>组为运动时心率达次极量且MP阴性者,G<,2>组为运动时心率未达次极量且MPI阴性者,G<,3>组为运动时心率达次极量且MPI阳性者,G<,4>组为运动时心率未达次极量且MPI阳性者。各组在随访间期内心脏事件的总发生率分别为:G<,1>组1.1%、G<,2>组6.3%、G<,3>组6.1%和G<,4>组17.5%,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Log-rank,x<'2>=9.010,P=0.003)。进一步两两比较,G<,2>组、G<,3>组、G<,4>组和G<,1>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G<,2>组、G<,3>组和G<,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G<,2>组和G<,3>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以G<,1>组为对照,G<,2>组、G<,3>组、G<,4>组的OR分别为:5.6、5.6、15.9,以G<,2>组、G<,3>组为对照,G<,4>组的OR为2.8。运动时心率储备正常与否和运动MPI正常与否两两组合、分成四组:G<,1>组为心率储备正常且MPI阴性者,G<,2>组为心率储备正常且MPI阳性者,G<,3>组为心率储备减低且MPI阴性者,G<,4>组为心率储备减低且MPI阳性者。各组在随访间期内心脏事件的总发生率分别为:G<,1>组1.2%、G<,2>组0.0%、G<,3>组3.0%、G<,4>组13.2%,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Log-rank,x<'2>=41.752,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G<,4>组和G<,1>组、G<,3>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分别为:11、4.4。 结论: 1、运动MPI时,心率变时性功能和ESV对心脏事件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参考心率变时性和ESV可提高显像结果对患者危险性分层的准确性。2、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且MPI阳性时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最大;心率变时性功能、MPI均正常时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最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