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6h】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钠肽与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脑钠肽主要是由心室的心肌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肽类神经激素,心力衰竭时,心脏的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加重使心肌细胞受到牵张,导致脑钠肽分泌增加。脑钠肽可作为心力衰竭的标志物,其质量浓度反映了心力衰竭的有无和严重程度。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在两种不同机制的药物--卡托普利与缬沙坦干预下严重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改变。 方法: 1.选择心衰组79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21例,Ⅲ级18例,Ⅳ级40例。对照组84例,比较各组之间血浆脑钠肽的变化。 2.将心衰患者按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的大小,分为A组>50mm组,和B组≤50mm组,比较两组血浆脑钠肽值。 3.将心衰患者按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成C组<50%组,和D组≥50%组,比较两组血浆脑钠肽值。 4.将40例Ⅳ级心功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组1,22例)和缬沙坦(治疗组2,18例)治疗,8周后观察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并对两组的差值进行比较。 5.所有病例均行血浆BNP检测,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 结果: 1.观察血浆脑钠肽在心功能正常组、NYHA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以及Ⅳ级组之间的变化,两两比较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0mm组血浆脑钠肽浓度明显高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0mm组(P=0.003)。 3.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01)。 4.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比较,使用卡托普利组和缬沙坦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767)。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BNP水平明显增高;随着心脏左室内径越大,BNP水平越高。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显著降低严重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作用相近。由此可见,检测血浆BNP浓度有助于临床判断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危险分层,可作为心力衰竭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和预后估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