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肌调节因子Myf-5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不同时段表达的研究
【6h】

成肌调节因子Myf-5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不同时段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生肌调节因子Myf-5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尤其是臂丛下干、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后所引起的手内在肌萎缩的防治是周围神经领域鱼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世界范围内为攻克这一难题己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即缩短神经再生距离、加快神经再生速度和延缓肌肉萎缩。对于前两者的研究己经较多,如经胸隔神经移位、电刺激、干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和人工神经等,使臂丛神经修复后,上臂和前臂肌肉的功能恢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手内肌功能的恢复仍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臂丛神经修复后,神经再生距离长,当再生神经到达手部时,手内肌己经发生严重的纤维化,即使重新获得神经支配,功能也难以恢复。手内肌功能的丧失实质上意味着上肢核心功能的丧失,有的终生残废甚至要求截肢,患者相当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由此可见,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肌肉萎缩,以等待再生神经的到达是刻不容缓的,而至今在这方面尚无突破性进展。 Myf-5是生肌调节因子家族(MyogenicregulatoryfactorsMRFs)的成员之一,该家族由MyoD(Myf-3),Myogenin(MyoG),Myf-5和Myf-6等4个成员组成,是参与肌肉发生过程分子调控、启动和维持骨骼肌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均存在碱性螺旋-环-螺旋结构域通过该结构域它们能够与E蛋白形成二聚体,再与肌肉特异性基因如肌球蛋白轻链和肌酸激酶等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E-box结合,从而激活这些基因的表达能把多种类型细胞转化为成肌细胞,能促使成肌细胞融合为肌管。 本文主要研究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MyF-5表达的变化规律,了解骨骼肌失神经后的再生状态,为临床防治不可逆肌萎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不同时段(去神经第2d,7d,28d)对SD大鼠右后肢不同肌肉(胫骨前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跖肌)Myf-5的mRNA和蛋白进行检测,发现去神经后早期的不同时段Myf-5的mRNA和蛋白均表达上调。也发现失神经大鼠不同骨骼肌标本中出现的抗Myf-5蛋白染色核绝大部分位于肌卫星细胞中。这说明可能Myf-5失神经早期的上调,对肌卫星细胞数量增加作用是也是其发挥延缓骨骼肌萎缩作用的机理之一,其具体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Myf-5对肌肉特异基因转录调控的起始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肌分化的启动、多种细胞向成肌细胞转化、细胞周期的停滞均发挥重要功能;也促进成肌细胞分化、成肌细胞融合、肌形成;且在肌胚胎发育过程中对肌定向分化起主要作用。在骨骼肌分化、肌形成以及增加肌卫星细胞数量方面myf-5也有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Myf-5在肌萎缩机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将会对肌萎缩的防治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可能为手内在肌萎缩的防治提供更有广阔的治疗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