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兔眼玻璃体液AKP、γ-GT、Fe及P含量变化与PMI的相关性研究
【6h】

家兔眼玻璃体液AKP、γ-GT、Fe及P含量变化与PMI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玻璃体液成份含量变化与PMI的相关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死后家兔眼玻璃体液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铁(Fe)及磷(P)含量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PMI)的相关性,寻找一种推断PMI的新方法。
   方法:以德国Cobas Integr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工具分别在25~30℃和10~15℃条件下,检测了家兔死后0、1、2、4、8、12、24、36、48h眼玻璃体液AKP、γ-GT、Fe及P含量,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研究其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在25~30℃条件下,AKP、γ-GT、Fe及P与PM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AKP(0-48h,r=0.97);γ-GT(0-48h,r=0.97);Fe(0-2h,r=0.99);Fe(2h-24h,r=0.92);Fe(24-48h,r=0.97);P(0-48h,r=0.96)。
   在10~15℃条件下,AKP、γ-GT、Fe及P与PM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AKP(0-48h,r=0.96);r-GT(0-48h,r=0.95);Fe(0-4h,r=0.96);Fe(4-24h,r=0.90);Fe(24-48h,r=0.97);P(0-48h,r=0.97)。
   同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在25~30℃与10~15℃不同温度组AKP活性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25~30℃与10~15℃不同温度组γ-GT活性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25~30℃与10~15℃不同温度组Fe含量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25~30℃与10~15℃不同温度组P含量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在25~30℃条件下,AKP、γ-GT、Fe及P与PMI的单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45.62-0.083x(x=AKPy=PMI P<0.01);y=55.21-0.159x(x=γ-GTy=PMI P<0.01);y=-1.243+0.242x(x=Fey=PMI P<0.01);y=42.18-3.148x(x=Fey=PMI P<0.01);y=-2.754+3.396x(x=Fey=PMI P<0.01);y=-11.386+23.47x(x=Py=PMI P<0.01)。
   在10~15℃条件下,AKP、γ-GT、Fe及P与PMI的单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48.32-0.081x(x=AKPy=PMI P<0.01);y=60.65-0.170y(x=γ-GTy=PMI P<0.01);y=-2.346+0.451x(x=Fey=PMI P<0.01);y=38.813-2.629x(x=Fey=PMI P<0.01);y=-3.26+3.909x(x=Fey=PMI P<0.01);y=-10.10+28.19x(x=Py=PMI P<0.01)。
   本研究对AKP、γ-GT与PMI的相关性作了逐步回归分析,在25~30℃条件下,逐步回归方程为:y=48.435-0.095x1-0.029x2(x1=AKP x2=γ-GTy=PMI r=0.989 P<0.01)。在10~15℃条件下,逐步回归方程为:y=51.82-0.051x1-0.063x2(x1=AKP x2=γ-GTy=PMIr=0.944 P<0.01)。
   结论:家兔死后0-48h内眼玻璃体液AKP、γ-GT、Fe及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显著相关,其含量变化规律可作为推断PMI的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