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脊髓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及氟比洛芬酯的干预作用
【6h】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脊髓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及氟比洛芬酯的干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及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综述·:c-fos的研究与进展

附图

个人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条件下大鼠肢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经元c-fos表达的变化,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脊髓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及氟比洛芬酯的干预作用。
   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S组,n=24),只进行麻醉并解剖股血管和股神经,不做其他处理。②肢体缺血4h再灌注组(IR组,n=24)。③吗啡+肢体缺血4h再灌注组(M+IR组,n=24),建立缺血模型前,于大鼠鞘内注入吗啡10μg(100μl)。以上3组按照再灌注时间(1h、4h、8h、12h)又分为4个时相,每时相6只大鼠。④氟比洛芬酯干预组(F组,n=6),在M+IR组的基础上,分别于注入吗啡和再灌注前10min经大鼠尾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mg·kg-1,本组再灌注时间为4h一个时相。实验结束,采用心脏灌注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L1~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Fos蛋白阳性神经元表达情况和分布特点。
   结果:与S组比较,IR、M+IR组再灌注后各时相大鼠脊髓fos免疫阳性神经元(FLIN)的数量都显著增加(P<0.05)。在再灌注1h、4h、8h时IR组FLIN的数量要高于M+IR组(P<0.05),12h时两组FLIN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组四个时相中1h时FLIN数量最多,分布以脊髓后角浅层为主,4h、8h、12h、fos蛋白的表达依次减少,但分布范围较广,前后角各层及中央管周围都有表达。M+IR组4h时FLIN的数量达到峰值,8h开始减弱,分布以后角各层及中央管周围为主,分布特点无明显变化。F组同M+IR组4h时相比较FLIN的数量有明显降低(P<0.05).
   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引起脊髓相应节段fos免疫阳性神经元(FLIN)数量显著增加,再灌注初期FLIN的增加主要由缺血再灌注产生的疼痛引起,FLIN神经元以参与疼痛调控为主。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和疼痛刺激减弱,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再灌后期FLIN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处FlIN更多是参与刺激的中继活动影响神经元的代谢与功能。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肢体IRI脊髓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fos表达的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