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脏的损害及临床意义
【6h】

非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脏的损害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例及说明

参考文献

综述:胆结石的形成因素及对肝脏的影响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非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以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及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43例),以胃癌及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15例)。两组术前均行各项常规化验及超声检查,尽可能排除该病以外因素对肝脏的影响。手术采取全身麻醉,术中仔细探查,于肝右叶下缘距胆囊床>4.0cm处楔形切取肝组织一块,大小约0.5×0.5×0.5cm,行HE染色,病理学检查;于观察组中随机抽取20例病例,采集其胆囊胆汁约1~2ml行细菌培养。
   结果:1.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升高;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总胆红素亦均正常或稍高。肝功能无明显受损;2.20例胆汁细菌培养,仅1例结果阳性,存在产酸克雷伯氏菌;3.观察组43例病例中37例出现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对照组15例病例中4例出现病理性改变,病变程度均较观察组轻微。4.对于血细胞分析和肝功能检查,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方面,两组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和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均存在肝组织病理性损害,宜早期行胆囊切除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