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对比研究
【6h】

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合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 述

个人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肌电图仪研究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变化情况;根据咀嚼肌肌电波形、肌电数值的客观指标间接反映咬合力,为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1.检验肌电图仪的可靠性,确定肌肉标志点的定位标准。2.用肌电图仪研究双侧咬肌在紧咬位时的表面肌电活动。3.重复测量取平均值。4.测量正常组双侧咬肌肌力及病例组手术前后健患侧咬肌肌力。5分析比较正常组双侧咬肌肌电波形、肌电数值及咬肌不对称指数;病例组健患侧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研究;病例组健患侧咬肌肌电数值进行自身配对研究;病例组手术治疗前后双侧咬肌肌电波形、咬肌不对称指数进行自身对比研究。
   结果:正常组在静息放松状态下,无任何电活动,呈一条直线;在牙尖交错位轻收缩时可见双相、三相、多相电位;在紧咬位肌电波形可见混合相、干扰相,时相7.6~9.3ms,多相电位占10%。病例组术前患侧在静息状态下,可见单纯束颤波、复合束颤波,在最大紧咬位时,咬肌肌电动作电位的时相、波幅明显比健侧差,多相电位占30%,术后一周在静息状态下,患侧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在最大紧咬时,患侧咬肌肌电动作电位的时相、波幅比术前稍有减小。术后七周肌电动作电位的时相、波幅明显提高。从肌电数值看,正常组双侧咬肌肌电峰值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术前患侧咬肌肌电峰值电位明显低于健侧,经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健侧和患侧咬肌肌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经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双侧咬肌不对称指数明显比病例组术前不对称指数偏小;经过钛板内固定治疗后,病例组咬肌不对称指数呈下降趋势,术后七周比术前明显减小。
   结论:通过肌电图仪可以研究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后的咬合力变化情况;根据肌电波形和肌电数值间接反映咬合力,反映咬合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根据咬合力的客观指标,可为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更好的恢复咬合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