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LOX、iNOS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
【6h】

5-LOX、iNOS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2.组织标本收集与处理

3.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主要试剂、药品及其配制

4.实验分组

5.实验方法

6.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1.UC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标本

2.iNOS与5-LO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3.实验数据表

讨论

1.5-LOX/TLB4在UC中的作用

2.iNOS/NO在UC中的作用

3.iNOS与5-LOX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相关性

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结肠炎症,近年来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但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U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遗传、环境、感染及精神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患者肠粘膜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过量炎性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从而导致的肠粘膜组织炎症。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脂肪酸,参与UC炎症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它通过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两条途径代谢。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是AA脂氧合代谢途径中生成白三烯B4(leukotrieneB4,LTB4)的关键酶。LTB4作用在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细胞的LTB4受体上,主要介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向炎症部位趋化,故LTB4被认为是UC中主要起作用的炎性介质。Mazzon等观察5-LOX基因敲除的结肠炎模型小鼠,发现其腹泻和结肠炎症程度明显减轻。临床研究也发现,5-LOX抑制剂能明显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炎症程度。但目前有关5-LOX在UC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报道不多见。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一种生物信息递质和细胞信使分子,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UC的发病。NO主要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诱导产生,iNOS在生理情况下几乎不表达,在组织受到某些炎症因子刺激后,iNOS被诱导激活,产生过量的NO,大量产生的NO具有双重作用,在炎症初期,保护上皮,起抗炎作用,随着炎症的持续发展,NO大量产生释放,通过氧化破坏作用加重结肠粘膜的炎症损伤。5-LOX与iNOS均可诱导产生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二者在UC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iNOS在UC患者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在UC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5-LOX在UC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水平如何?两者的关系如何目前报道较少。
   [研究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临床分级UC患者结肠粘膜中5-LOX、iNOS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探讨5-LOX、iNOS在U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UC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病例选择: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UC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修定的UC诊断标准。临床类型为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且UC患者均为活动期。 2.实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严重度和内镜分级分组,UC患者临床严重度按Truelove-Witts评分分为轻度(10例)、中度(24例)和重度(6例)3组,UC患者内镜分级按Baron评分标准分为1级(11例)、2级(22例)、3级(7例)3组。对照组:收集同期行结肠镜检查正常者或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正常者3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组织标本收集和处理:所有UC患者均在病变最明显处多点取材(4~5块),对照者均在乙状结肠处取材(4~5块)。所取组织经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
   4.实验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UC患者及对照组结肠粘膜5-LOX、iNOS的表达。染色的阳性标准:以细胞胞质、部分为胞核、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为5-LOX或iNOS染色的阳性细胞。无黄色颗粒为阴性细胞。定量测定:每张切片在400倍视野中分别计数2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共计数5个视野,取平均值。
   5.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经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后,两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实验组组间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两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H-E染色结果:光镜下活动期UC患者可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紊乱,部分结肠上皮细胞缺失,粘膜固有层内有弥漫性,急、慢性炎细胞浸润,隐窝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隐窝炎,有的形成隐窝脓肿,少部分可见脓肿浸及固有膜,并且可见杯状细胞减少,粘膜表面上皮糜烂、溃疡形成;正常对照组结肠粘膜结构正常,上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结构完整,可见大量杯状细胞,粘膜下可见散在分布的单核细胞,无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结果:(1)5-LOX免疫组化S-P染色:活动期UC患者中5-LOX主要在结肠粘膜固有层的炎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中表达,少部分见上皮细胞表达,主要分布在炎细胞的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状,少部分细胞核也有表达,其着色较深,呈弥漫或细颗粒状。正常对照组,5-LOX在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胞质中有少量表达,着色浅,细胞间质可见少许浅黄色颗粒,其它细胞中未见5-LOX阳性着色。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5-LOX在结肠粘膜中阳性表达比较(P<0.05),差别有统汁学意义;活动期UC患者不同临床严重程度与内镜分级组间5-LOX阳性表达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iNOS免疫组化S-P染色:活动期UC患者iNOS主要在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如浆细胞、单核细胞中表达,少量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分布以上皮细胞和炎细胞的胞质为主,胞核中、胞膜上也有少量表达,为棕黄色或黄色。正常对照组:iNOS在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但是着色浅,仅有少数病例为强着色,腺泡上皮细胞偶有少量表达,细胞间质弥散有浅黄色颗粒。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iNOS在结肠粘膜中阳性表达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活动期UC患者不同临床严重程度与内镜分级组间iNOS阳性表达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5-LOX与iNOS表达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活动期UC结肠粘膜中5-LOX与iNOS表达呈正相关(r=0.616,P=O.000)。
   [结论]
   1.5-LOX与iNOS在活动期UC患者结肠粘膜中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LOX、iNOS的表达与UC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内镜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活动期UC患者结肠粘膜中5-LOX与iNOS表达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