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可能发病机制及诊疗新进展
【6h】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可能发病机制及诊疗新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背景

流行病学

定义

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

治疗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方法

侵入性治疗

总结

附表

表一 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我检测表(OAB V8)

表二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

表三 排尿日记

表四 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OABSS)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新的疾病诊断概念和泌尿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特点表现为尿急,或合并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OAB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并且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诊断主要依靠其症状表现以及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明确后,选择有效快速的治疗方式,尽快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疾苦是临床门诊医师的主要任务。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治疗等。同时OAB的病因复杂,病理生理的认识仍未完全了解,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尽满意,仍需努力寻求其治疗的突破。因此本文就OAB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展望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