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讨脊髓Gs蛋白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中的变化及地佐辛的镇痛作用
【6h】

探讨脊髓Gs蛋白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中的变化及地佐辛的镇痛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2.3实验分组与步骤

2.4 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热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的变化

3.2 Gs蛋白mRNA水平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Gs蛋白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及探索地佐辛抑制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机制。
  方法:实验分两部分,实验一组,16只雄性SD大鼠,随即分为2组(n=8),各组均做切口痛模型:5%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右后爪消毒,参照文献【1】方法,用11号刀片于右足底近足跟0.5cm处向趾部做1cm的纵向切口,5-0号线连续缝合伤口,制作切口痛模型。对照组(I组)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0.8ml/30min,对照组瑞芬太尼组(IR组):尾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1.3ug/kg.min,药物浓度20ug/ml。持续30min属大剂量【2】。
  实验二组:48只雄性SD大鼠,随即分为6组(n=8),制备瑞芬太尼痛敏模型基础上。R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4ml;C1组:静射低剂量u受体拮抗剂(CTOP)50ng/kg。C2组:静注高剂量u受体拮抗剂(CTOP)1mg/kg。U1组:低剂量CTOP50ng/kg+κ受体激动剂(U-50488)1mg/kg。U2组:高剂量CTOP1mg/kg+U-504881mg/kg。D组:静注地佐辛1mg/kg。
  用热痛刺激仪照射大鼠右后爪,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及给药后2小时热痛刺激潜伏时间(PWTL),随后处死大鼠取L4-6腰膨大处脊髓,用PCR法测定脊髓中兴奋性Gs蛋白mRNA水平。
  结果:(1)行为学结果:实验一组,给药前各组大鼠PWTL(I组15.12±1.35s,IR组14.47±1.40s)无差异(P>0.05)。给药后,IR组PWTL(7.47±1.53s)较I组(10.71±2.10s)明显缩短。
  实验二组,给药前R组(14.62±1.21s),C1组(14.41±2.02s),C2组14.49±1.77s,U1组13.73±1.57s,U2组13.52±1.99s,D组14.76±1.99s)无统计学差异。
  给药后,与R组PWTL(7.62±1.72s)相比,其余各组PWTL(C1组11.67±1.43s,C2组9.57±1.43s,U1组13.71±2.37s,U2组10.02±2.17s,D组13.99±1.77s)均延长,其中以U1组和D组最为显著。另外,与C1组相比,C2组缩短,U1组、D组延长。与C2组相比,U1组、D组延长,U2组无差异。与D组相比,C1组、C2组、U2组PWTL均延长,U1组无统计学差异。
  (2)Gs蛋白结果:
  实验一组,R组GsmRNA水平(0.53±0.09)较I组(0.31±0.11)组增高。
  实验二组,C1组(0.15±0.029),C2组(0.16±0.05),U1组(0.15±0.07),U2组(0.12±0.04),D组(0.12±0.06)均高于R组(0.50±0.11),C1、C2、U1、U2、D组各组间Gs蛋白mRNA水平无差异。
  结论:瑞芬太尼可以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且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GsmRNA表达增加。给予μ受体拮抗剂后,GsmRNA水平降低,对抗瑞芬太尼诱发的痛敏效应。联合κ受体激动剂可获得更为明显的抗痛敏(或镇痛)效应,低剂量μ受体拮抗剂和κ受体激动剂较高等剂量更为有效。低剂量μ受体拮抗剂+κ受体激动剂可模拟地佐辛效应,提示地佐辛可能通过拮抗部分μ受体,减少Gs蛋白表达对抗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