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氟话导大鼠肝组织损伤及机制的研究
【6h】

氟话导大鼠肝组织损伤及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

前言

第一章 氟中毒大鼠模型的制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氟中毒大鼠肝组织细胞DNA的损伤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氟中毒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氟中毒大鼠肝组织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表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绪论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肝脏是机体新陈代谢及解毒功能得以完成的重要器官,过量氟进入体内必然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本课题建立氟中毒大鼠模型,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氟对大鼠肝脏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为氟中毒防治和毒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48只,体重(90士10)g,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和高氟组,每组12只,分别饮用含0,50,100,200mg/L氟化钠的去离子水,建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染氟90d和120d,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尿中氟的含量,观察动物临床表现及肝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肝细胞DNA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mRNA表达水平。
  结果:
  1.染氟90d、120d,低、中、高剂量染氟组大鼠尿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氟斑牙症状;表明已成功复制出慢性氟中毒大鼠模型。
  2.不同染氟周期(90d、120d)的大鼠肝组织细胞呈现不同程度肿胀,以中央静脉为中心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为重,肝组织内出现多种灶状病变。肝脏中央静脉受损,胞浆内有较大的红染颗粒或胞浆疏松,少数散在的肝细胞浆及胞核浓缩和单个细胞坏死,尤以120d的为重。
  3.染氟90d、120d不同剂量染氟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且高剂量组肝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低、中剂量组(p<0.01);染氟周期为120d与染氟周期为90d的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相比,其细胞凋亡率均增高。
  4.染氟90d、120d,各染氟组肝细胞拖尾率及迁移长度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与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相比,高剂量染氟组的肝细胞拖尾率及迁移长度显著增高(p<0.01),并且肝细胞拖尾率及拖尾长度随染氟剂量的加大、染氟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5.不同染氟时期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着色较浅,Caspase-3、Caspase-9阳性表达呈棕黄色或棕褐色。对照组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稳定,维持在极少量表达水平,中、高剂量染氟组着色明显较对照组深,且120d的染氟组比90d的着色加深,并且随着染氟剂量增加,各组阳性表达增强,Caspase-3、Caspase-9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高氟组较对照组、低氟组明显增大(P<0.01)。
  6.氟引起了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染氟组caspase-3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0.3369倍、1.3733倍、2.2689倍;低、中、高染氟组caspase-9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0278倍、3.0494倍、5.8495倍。
  结论:
  1.氟可诱导肝组织细胞凋亡,其凋亡率不仅与染氟剂量之间呈现剂量一效应关系,而且与染氟时间之间呈现时间一效应关系。
  2.氟化物可导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表明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氟化物诱导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3.氟在诱导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的过程中,Caspase-3和Caspase-9在肝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