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定量CT在II型糖尿病体脂分布中的应用及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6h】

定量CT在II型糖尿病体脂分布中的应用及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名称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检测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检验

2.实验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正常组)人体成分检测结果比较:

3.实验组(糖尿病组)腹部内壁脂肪比绘制ROC曲线绘制:

4、病例组VA和SA值与TC、TG、LDL-C、FBG值的相关性分析

5. 病例组腹壁皮下脂肪、腹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讨 论

结 论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 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运用定量CT(QCT)测量II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正常人腹部脂肪面积,能够了解II型糖尿病患者腹部体脂分布的特征,为II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提供间接依据和有益信息。同时进行骨密度的测量,对T2DM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变化与椎体骨密度变化相关性进行初探。
  方法
  收集近一年来在医院内分泌科经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及相关参数确诊的病程早期糖尿病患者67例和无糖尿病健康体检人员及志愿者65例。搜集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就诊时血脂、血糖生化指标)。利用螺旋CT对II型糖尿病患者及志愿者进行腹部螺旋扫描,并利用定量CT专用工作软件系统,得到腹部内脏脂肪(visceraladipose,VA)面积、腹部皮下脂肪(abdominalsubcutaneousadipose,SA)面积、并计算腹部内脏脂肪与腹部皮下脂肪的比值(内壁脂肪比,VSR),并同时测量腰2-4各椎体中间层面骨密度值。按实验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II型糖尿病人体脂分布特点;对II型糖尿病人体脂分布特点与血脂、血糖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人腹部脂肪变化与骨密度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
  1、均衡性检验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平均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比例构成匹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使用定量CT技术检测,II型糖尿病患者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腹部内脏脂肪面积与腹部皮下脂肪面积比值(VSR),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5)。
  3、II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TC、TG、HDL-C、LDL-C、FBG相关性(r=0.279,r=0.370,r=-0.041,r=0.247,r=0.246)大于腹部皮下脂肪面积(r=0.264,r=0.313,r=-0.027,r=0.140,r=0.161)。
  4、当II型糖尿病患者VA、SA明显增加(VA>120cm2,SA>160cm2)与骨密度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13,r=0.469)。
  结论
  1、定量CT测量能够反映早期II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变化情况,II型糖尿病患者向心性肥胖为特征的腹部脂肪分布以腹部内脏脂肪堆积明显;当内壁脂肪比>0.685时,所患糖尿病的机率约95%,所以当肥胖者以腹部内脏脂肪增多为主时且内壁脂肪比>0.685时,可以明确提示实验对象患II型糖尿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对于临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II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提供有利依据。
  2、定量CT测量II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与皮下脂肪含量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是不同的。腹部内脏脂肪组织与TC、TG、LDL-C、FBG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与HDL-C呈负相关性,表明腹部内脏脂肪组织越多,对代谢的危害也就越明显。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与TC、TG、LDL-C、FBG也有着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性弱于腹部内脏脂肪组织。腹内脂肪分布的变化特点,能较好的反应血脂、血糖生化指标的变化。
  3、T2DM患者病程早期腹部脂肪含量增加明显时伴有骨密度值增高,可为T2DM患者病程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