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错配修复基因及其不同检测方法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6h】

错配修复基因及其不同检测方法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前言

国内外研究进展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Amsterdam标准Ⅰ

1.2.2 Bethesda指导纲要

1.2.3 中国人HNPCC家系筛检标准

1.3 检测方法

1.3.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3.2 MSI检测

1.4 判断结果

1.4.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断

1.4.2 MSI检测结果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2.2 MSI检测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大肠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与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MMR)的突变密切相关,占大肠癌的5%-15%。有此基因缺陷的家系中约2/3的人患有HNPCC相关疾病,年龄小于50岁的男性家庭成员较易罹患大肠癌,女性中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则明显高于一般患者。MMR基因编码的错配修复蛋白能通过形成多聚复合物参与细胞内DNA复制和DNA损伤过程中未配对和错配碱基的修复,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发现病变相关基因主要包括hMLH1、hMSH2、hPMS1、hPMS2、hMSH3和hMSH6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hMLH1和hMSH2,其次是hMSH6和hPMS2,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占所有检测到的突变的90%以上,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关注hMLH1和hMSH2基因的变化。MMR的缺失会使癌基因激活同时使抑癌基因失活,最终引起细胞恶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通过利用各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这种有遗传基因家系的成员中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情况,及早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对于保障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HNPCC患者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缺失表达率和MMR缺失率,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MSI检测在筛选HNPCC家系及预防指导中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外科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经临床病理分析证实的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另取1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MSI检测法检测各组及其所属家系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所选26例患者中满足Amsterdam标准Ⅱ的有4个家系,5个家系符合Bethesda指导纲要,13个家系符合中国人HNPCC家系筛检标准,4个为可疑HNPCC家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蛋白表达的阴性率HNPCC家系为90.9%,可疑HNPCC家系为75.0%,正常对照组为7.7%,虽然与可疑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NPCC家系、可疑HNPCC家系、对照组hMLH1和hMSH2阴性率分别为88.5%、50.0%、0.0%和90.0%、25.0%、0.0%,HNPCC家系组与可疑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HNPCC家系、可疑HNPCC家系、对照组MSI-H、MSI-L检测结果分别是86.4%、25.0%、0.0%和13.6%、50.0%、7.7%,MSI-H的检测结果HNPCC家系与其他各组比较则差异显著(P<0.05)。可疑组则在MSI-L的检测结果上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错配修复基因(MMR)与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的发生有相关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能有效的检测出这种基因的突变,检测的灵敏性优于MSI检测,而且使用方法更为简便,易于操作,可广泛应用到HNPCC家族的基因筛查,尽早发现变异,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保障患者良好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