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6h】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主要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酶切位点基因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遗传易感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通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方法: 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例组)160例和健康人(对照组)85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erphism,PCR-RFLP)的方法,分析VDR基因BsmⅠ酶切位点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两组人群之间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最后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采用PCR-RFLP技术检出BB、Bb、bb3种VDR基因型。经过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的检验后,发现两组的等位基因分布符合此遗传平衡定律。其中VDR基因BsmⅠ酶切位点的BB、Bb、bb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8.1%、12.5%、79.4%和25.9%、14.1%、60%。B、b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4.4%、85.6%和32.9%、67.1%;经过两组的比较,发现病例组bb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b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后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有bb基因型的群体容易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的易患基因型可能是bb基因型。此外,甘油三酯、体质指数、ALT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也密切相关。 结论: 1.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酶切位点基因型与非酒精性肝病之间存在相关性,bb基因型可能是非酒精性肝病发生的一种易患基因型。 2.基因型、总甘油三酯、体质指数、ALT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