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
【6h】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方法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2.2血清SP-D水平比较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SP-D在支气管哮喘和COPD诊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改变及SP-D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入选2013-11到2014-4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呼吸科COPD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病人各50例,各组分为吸烟亚组及非吸烟亚组。记录各组患者入院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及其它辅助检查资料,并抽取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进入稳定期晨起空腹血标本,应用ELISA法测血清SP-D水平,观察各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稳定期血清SP-D水平改变。选择50例同期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血清SP-D水平在疾病不同时期与对照组的差异及SP-D水平在COPD及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差异。
  结果: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同亚组比较,急性加重期血清SP-D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支气管哮喘相同亚组比较,急性发作期血清SP-D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病情急性发作期相同亚组比较,COPD组血清 SP-D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哮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病情稳定期相同亚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SP-D水平较支气管哮喘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气管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P-D是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形成的重要炎性因子;血清SP-D水平在COPD和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差异可能成为鉴别两种疾病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