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ng(1-7)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TGF-β1/Smad3、CTGF的影响
【6h】

Ang(1-7)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TGF-β1/Smad3、CTGF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在体外进行细胞实验,采用特定手段干预培养的大鼠HSC,观察血管紧张素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HSC中其Mas受体(Mas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Ang(1-7)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会为肝组织纤维化形成和治疗奠定新的理论基础。
  方法:
  HSC-T6被予以体外孵育。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共6组。共同孵育培养24h后,采用流式AnnexinV/PI双染的方法测定不同组别细胞的凋亡率;同时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两种方法分别检测HSC中MasR、TGF-β1、Smad3及CTGF mRNA及对应蛋白质的表达含量。
  结果:
  (1)和正常组对照,AngⅡ处理组HSC中MasR、TGF-β1、Smad3、CTGF的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量增加(P<0.05)。(2)与AngⅡ处理组相比, AngⅡ+Ang(1-7)组HSC的凋亡率增加,而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Mas受体表达量增加(P<0.05)。(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HSC的凋亡率降低,TGF-β1、Smad3、CT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增加(P<0.05),Mas受体表达水平降低(P<0.05)。
  结论:
  动物HSC能够被AngⅡ诱导激活,促使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Ang(1-7)可促使AngⅡ诱导的HSC凋亡而发挥拮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和Mas受体(MasR)结合,进而对抗AngⅡ的作用,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