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图像文化与架上绘画——“绘画死亡”论辨析
【6h】

图像文化与架上绘画——“绘画死亡”论辨析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图像文化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图像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是利用照片还是完全依赖照片成为艺术家们所面临的难题,架上绘画在面对“图像泛滥”的今天,在掌握图像文化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要承受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图像文化的出现使得架上绘画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尤其是摄影术的出现改变了架上绘画的历史地位,逐渐代替了绘画的传播与记录功能,而且使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有人说摄影的出现就意味着架上绘画的“死亡”,在我看来,架上绘画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从来不曾远离过我们的精神生活,不管是情感的表达还是视觉形象和文化意义的传递,架上绘画都具有其它艺术、媒体媒介无法替代的特点。也就是说,只要绘画还有能力承载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就会一直生动的延续下去。
   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论述了图像文化与架上绘画的含义,第二部分论述了19世纪摄影术的出现逐渐代替了绘画的传播与记录功能、图像文化特别是摄影术的出现促进了西方现代绘画向多样化发展;第三部分阐析了图像文化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启发和影响,论述了图像文化对中国当代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叙述了“八五美术新潮”、“政治波普”现象、“新生代”、“后生代”现象以及冷军、石冲绘画和图像文化的出现导致一些画家盲目尾随名家和过度依赖照片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讨论了格哈德·里希特对中国影像绘画的影响以及中国架上绘画对影像绘画的利用与借鉴,指出影像绘画对于架上绘画的发展前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五部分辨析了绘画死亡论之说。后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要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