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知识传播与网络结构研究
【6h】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知识传播与网络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了传统稀缺资源的位置,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知识是储存于人的心智之中的,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难以让人们自愿奉献出来,因此对于知识的管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中知识的获取、扩散和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由于知识传播是其他知识管理环节得以实现的前提,大部分研究者对于如何提高知识传播速度和促进知识创新进行了研究。早期学者聚焦于知识传播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点对点的互动到后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引进,人们不断揭示出影响知识传播的主要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即时通讯工具对于加速知识传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的出现突破了地理和空间对于人们的限制,为个体增加社会关系进行知识合作交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然而已有的文献针对即时通讯工具知识传播网络的结构和拓扑特征的研究极少,因此无法对知识在网络上传播特征予以把握。文章正是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研究和仿真研究两方面展开对即时通讯工具知识传播网络的研究。在实证方面通过数据的收集,建立起一个具有568个节点的即时通讯知识网,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网络结构进行揭示,分析了不同知识的传播路径,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知识的敏感程度,网络中心性、度分布、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块等网络特征,将中心性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知识传播网络中,识别出知识传播的中心节点和凝聚子群。在仿真研究方面,根据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是随机的、均匀的、静止的特点,认为不同的人单位时间内接触的人数是不同的,导致人们的关系是动态变化发展的。仿真研究结合了演化博弈理论,主要使用Matlab软件对动态网络的知识传播进行模拟仿真。
   通过这两轮研究得出一些结论:个体能力和自我监控对网络中心性产生影响,而自我监控和共同的语言(兴趣)会导致人际信任的产生,引入知识内隐程度这一变量后,网络中心性和人际信任等变量会对即时通讯网络的知识传播意愿和效果产生影响。通过计算即时通讯知识网络的密度和聚类系数,证明它是一个稀疏网络并具有小世界性质,在网络中有子图的存在。对知识的分类研究后,发现网络中不同人群对养生保健类知识的敏感程度最高。因此对此类知识传播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行动者结构进行对等性转换,对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后建立块模型,确定了各节点所处位置。对中心节点和关键子群进行识别,有助于保护传播网络的稳定性和连通性,但只有对节点传播状态的掌握才能提高网络的传播效率。通过对动态网络中知识传播模型的仿真,认为网络关系的改变对于知识传播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节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证实了演化博弈理论模型假设,说明动态知识传播网络可以促进大范围的群体知识合作。
   本研究力图掌握基于即时通讯工具人际网络中知识传播规律,推动互联网知识的产生、扩散,促进知识的合作创新。通过对于传播网络中关键节点和小团体的揭示和个体传播状态的识别,提高知识传播速度,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成员在线知识交流学习提供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