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忻州市忻府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模拟及应用
【6h】

忻州市忻府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模拟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之处

1.5 文章结构与研究流程

1.5.1 文章结构

1.5.2 研究流程图

2 相关理论研究与概念介绍

2.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

2.1.1 概念

2.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

2.2 数字高程模型

2.3 ROC检验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源

3.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3.1.1 区位

3.1.2 行政区划

3.1.3 自然环境条件

3.1.4 社会经济状况

3.2 研究区域特点

3.3 数据来源

3.4 数据预处理

3.4.1 被解释变量

3.4.2 解释变量

3.4.3 数据配准

4 模型的构建

4.1 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模拟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

4.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4.2.1 水浇地

4.2.2 旱地

4.2.3 林地

4.2.4 草地

5 精度验证与模拟结果

5.1 精度验证

5.1.1 水浇地

5.1.2 旱地

5.1.3 林地

5.1.4 草地

5.2 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模拟结果

5.2.1 水浇地

5.2.2 林地

5.2.3 草地

5.2.4 旱地

6 模拟结果的应用——保护区范围的划定

6.1 水浇地保护区范围的划定

6.2 林地和草地保护区范围的划定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人类出于自身目的对土地资源加以利用和改造构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内容,这一领域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需要对诸多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加以“拼接”,利用模型探索这一变化过程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研究某一时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的基础。
   本文选取忻州市忻府区为研究区域,以该区域2009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为研究对象,探讨了30米×30米和90米×90米两种尺度下四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其分布格局。同时利用模拟结果探讨了在保护区范围划定方面的应用。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数据的提取和量化。在ArcGIS平台上,从土地利用图中提取分别提取水浇地、旱地、林地和草地数据,对其二值化处理构成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同时结合忻府区的人口统计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出社会经济数据和自然地理数据,对其量化构成模型的解释变量。
   (2)模型的构建。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在SPSS软件的支持下对四种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得到的参数构建各地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下一步模拟结果的得出做铺垫。
   (3)精度验证与模拟结果。本文在SPSS软件的支持下,考察模型精度的四方面指标,同时利用ROC方法检验模型的解释能力。在ArcGIS平台上,利用所得的模型模拟四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旱地模拟失败的原因。
   (4)模拟结果的应用。本文并未止步于得出模拟结果,而是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其模拟结果提出保护区范围划定的方法,使模拟结果有了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