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社会发展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万荣县为例
【6h】

农村社会发展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万荣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涵及理论分析

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涵

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阐述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保障思想的阐述

3 万荣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

3.1 万荣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程回顾

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评述

3.2.1 养老保障模式不断丰富

3.2.2 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3.2.3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3.3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3.3.1 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3.2 人口老龄化难题需化解

3.3.3 原有制度设计存在弊端

3.3.4 城乡养老一体化的需求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4.1 万荣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工作成效

4.1.1 经办业务方面

4.1.2 基金征收方面

4.1.3 待遇领取方面

4.2 万荣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地调研分析

4.2.1 受访农民基本情况分析

4.2.2 受访农民收入情况及比较

4.2.3 不同年龄段参加新农保情况

4.2.4 新农保的总体满意程度

4.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分析

4.3.1 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缺陷

4.3.2 农民对新政策制度设计和参保兴趣不浓厚

4.3.3 基金运行在保值增值方面面临困境

4.3.4 基层经办机构管理服务亟需加强

4.3.5 农民养老金的异化问题现象愈发严重

5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5.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远期构想

5.1.1 参保对象

5.1.2 制度设计安排

5.1.3 筹资模式

5.1.4 管理体制

5.2 近期完善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几点建议

5.2.1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5.2.2 优化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和提高农民的参保兴趣

5.2.3 明确政府在财政与管理方面的责任

5.2.4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渠道

5.2.5 加快经办机构管理平台建设的进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展开▼

摘要

根据我国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抽查数据显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3.26%,表明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被广泛认为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将数亿农民归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因此,加快推进与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所突显出问题的应对之策。
   本文首先在当前国家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下,分析了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阐述了万荣县的实践历程。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经验与教训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其次,在对万荣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从当地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居民收入水平、参保意愿、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评价,重点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远期要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想,以及现阶段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几点建议,例如: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优化新农保制度设计,提高农民的参保兴趣;注重政府在财政、管理与监督方面的责任;加快经办机构管理平台建设的进程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