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
【6h】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水利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

2.1 水利风景区相关概念

2.2 理论依据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旅游经济学理论

2.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3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开发背景条件

3.1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地理条件

3.2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概述

3.3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资源禀赋条件分析

4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及景区SWOT分析

4.1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开发现状

4.1.1 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4.1.2 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1.3 景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4.1.4 景区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4.2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遇分析

4.2.4 挑战分析

5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

5.1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开发原则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2 突出特色原则

5.1.3 效益优先原则

5.1.4 市场原则

5.1.5 生态原则

5.2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思路

5.2.1 景区开发主题及形象定位

5.2.2 景区旅游开发规划

5.2.3 旅游产品设计

5.2.4 景区客源市场目标

5.3 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5.3.1 多方面筹资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3.2 结合景区特色资源,挖掘其文化内涵

5.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5.3.4 发挥政府政策优势,协调与当地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5.3.5 发挥灌溉农业优势,发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业

5.3.6 加强水利风景区人力资源管理

6 结论

6.1 结论与不足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许多省、市、区旅游业的产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在不断攀升。在人们的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时,旅游业更被人们看重,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成为产业的生命线。因此,在黄河流域上兴建了多座水利枢纽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建设,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过去单一的水利工程变成了旅游胜地,并且吸引了众多游客。近几年来,我国农业连续九年粮食丰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增多,更促进了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休闲度假、猎奇及探险等为目的的旅游需求大幅度的增加,更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根据这样的形势,国家已批准了全国518个水利工程为国家级旅游开放景点,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阴山与贺兰山交界的黄河拐弯处,库布齐沙漠之北的河套平原最西端,是我国东南季风末端风沙严重地区之一,此工程对河套平原的农业发展及工业供水等方面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经过50多年的水分涵养,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三盛公水利工程于2008年被审批为从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但是经过几年的旅游开发,旅游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景区产品不规范、旅游产品单调、及景区未充分发挥生态作用等,鉴于景区的这些问题,笔者对此景区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将调查结果归纳整理,最终完成了文章。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分析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的开发条件,包括景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条件的系统分析;2、对景区旅游开发进行主题、形象定位及旅游产品的设计;3、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一些景区旅游发展可行性措施,希望对景区以后的旅游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系统地调查了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的资源及发展环境,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景区的资源特点及环境特征。2、利用SWOT分析法对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旅游的开发进行分析,得出景区旅游开发前景可观。3、提出景区旅游的开发原则、发展阶段和主题思想发及展方向,提出了景区的客源市场开拓的阶段。4、总结景区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