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
【6h】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支持

2.1社交网站相关概念释义

2.2社交网站的魅力

2.3相关理论支持

3 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表现及社交网站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3.1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表现

3.2社交网站对大学生行为的积极作用

3.3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

3.4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

4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的消极作用及解决对策

4.1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作用

4.2减少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消极作用之对策

4.3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消极作用

4.4减少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消极作用之对策

4.5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教育的消极作用

4.6减少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教育消极作用之对策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互联网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网上交流更加便捷,社交网络应运而生,成为年轻人群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成为社交网络的流行载体。
  大学生是站在时代潮流前端的群体,他们身心都处在一个巅峰发展阶段,接受网络知识快,理解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他们渴望拓宽朋友圈,学习新的技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社交网络是他们维持现交际圈以及结交新朋友的随身利器。社交网络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空前的便捷和低成本,每年新增注册各类社交网站的人数不下百万,同时附加产生的社交类应用也深受大学生欢迎。社交网络也逐渐演化成集合聊天、视频、分享文字、电影、音乐、图片、评论、转发信息、订阅其他资源信息等的综合类网络。时下国外风靡互联网的社交网站有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国内有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这类网站中分享的信息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还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们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并不能客观地区分这些信息,对他们的行为、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不仅增大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教育难度。
  本文是从当前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出发,通过搜集有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专著、期刊等,借鉴国外一些网络伦理建设方面的重要经验,结合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通过国内外网络道德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比来对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通过研究社交网站的功能、传播内容以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等方面的问题,以马斯洛需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微观环境影响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社交网站的吸引力,改变传统的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研究为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个人五位一体研究,力求能够找到可行性较高的解决方案,尽量减小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社交网络的影响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高校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