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地内部流转研究——以潞城市辛安泉镇为例
【6h】

农地内部流转研究——以潞城市辛安泉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农地内部流转理论分析

2.1 农地内部流转的内涵

2.2农地内部流转的理论基础

3 农地内部流转实证研究

3.1辛安泉镇概况

3.2 样本村农地内部流转的现状

3.3 样本村农地内部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4 农地内部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制度环境影响农地内部流转的规模

4.2 经济环境影响农地内部流转速度

4.3 农户自身因素对农地内部流转的影响

5 促进农地内部流转有效推进的措施选择

5.1明晰农地产权,规范农地内部流转

5.2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农地内部流转

5.3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

5.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5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转变成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从而对农村土地的流转提出了要求。即在以集体为基础,按人均分配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土地制度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实现土地资源的再配置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地内部流转的本质是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将土地经营权(所有权)在各个主体之间的转移。对此,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利用Excel、Spss软件对辛安泉镇农地内部流转进行了微观、动态的分析。
  本文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农地内部流转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从概念、特点和基本形式这三个方面对农地内部流转的内涵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地租、产权和制度变迁三大理论体系。第三部分,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对辛安泉镇的情况进行概述,结合调查问卷具体论述样本村农地内部流转的发展趋势、流转方式和流转形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样本村农地内部流转存在方式不规范、市场不够成熟、流转率不高的三个问题。第四部分,对样本村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主要从土地产权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微观层面,运用Spss软件从农户自身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针对农地内部流转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促进样本村农地内部流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明晰农地产权,规范农地内部流转;二是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三是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四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