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未完成’
【6h】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未完成’

代理获取

目录

插图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选题研究的美学背景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主要内容结构

2 关于“未完成”艺术

2.1 未完成艺术的界定

2.1.1 对“未完成”的认识

2.1.2 对“未完成态”的认识

2.1.3 对“未完成”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认识

2.2 传统哲学审美影响下的中西方“未完成”艺术

2.2.1 西方艺术的非正式魅力

2.2.2 中国艺术的非正式魅力

3 “未完成”在画面中的心理因素

3.1 “未完成”与蔡加尼克心理效应的关系

3.2 “未完成”与欲望论的关系

3.3 “未完成”与格式塔心理学“感知”研究的关系

4 “未完成”在画面中的艺术特点及追求

4.1 未完成艺术的特点

4.1.1 未完成的完整性

4.1.2 未完成的生动性

4.1.3 未完成的速写性

4.1.4 未完成的偶然性

4.1.5 未完成的含蓄性

4.1.6 可改动性与生发性

4.2 如何在绘画过程中追求“未完成”

4.2.1 线条运用的未完成

4.2.2 留白运用的未完成

4.2.3 笔墨、笔触运用的未完成

5 “未完成”艺术的实践追求

5.1 绘画实践中“未完成”的贯穿

5.2 绘画创作中对“未完成”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绘画作品在接近完成时最拿捏不准。艺术的“完成”是否有一定的标准?但又为何某个偶然过程中的表现效果会比严格意义上最终定格的画面效果好呢?在绘画中是如何区分画面中“完成”与“未完成”?怎样区分“故意未完成”与“无意未完成”?不难发现,在中西方真正艺术家笔下的作品中,常会感到一种“未完成感”的画面意味,且这些画面是以“意周而笔不周”的意象化表达为艺术意义的,这些具有“未完成”意味的绘画作品中保留了艺术家率性创作的心历过程,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互通交流的今天,“未完成主义”的艺术作品与“完成”作品间的强烈对比越来越触动着人们已麻木的视觉神经,也进一步冲击着艺术美学的理念。这种具有“未完成”艺术美学的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规则,它通过有限的事物表达无限的韵味;它是艺术作品的一种新的尝试和追求,给画面中增添了艺术感染力与无限的想象力;它是艺术家在描绘物象过程中极力有意识寻找画面和谐的结果。
  文章通过对“未完成”绘画作品的完成艺术的探究入手,运用了综合分析、阅读比较、实践思考的方法界定了作品中“未完成”的概念、分析了中西方作品中“未完成”艺术,重点论述了“未完成”艺术中的心理因素、“未完成”的特点以及在实践中怎样有意识去表现与追求这种“未完成”。
  对“未完成艺术”的探究仅作为绘画主题的一个阶段性的答卷,对这个课题仍然充满着探究的激情与热爱。“未完成主义”的提出,也使得这个课题会如同其名称一样也会是个未完成的课题,其内涵本身的开放性、多元性和无限性,一定会不断地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与丰富。

著录项

  • 作者

    杨慧;

  •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学科 美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莹,解安宁;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绘画评论、欣赏;
  • 关键词

    审美特征; 绘画作品; 艺术风格;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6:4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