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机制及实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PVAR研究
【6h】

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机制及实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PVAR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2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文献研究

2.1 金融发展理论

2.2 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国外文献综述

2.3 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国内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3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

3.1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机制

3.2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机制

3.3 本章小结

4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4.1 我国金融发展概况

4.2 收入差距状况分析

5 金融发展对城乡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取

5.2 实证方法

5.3 全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5.4 东部、中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5.5 静态回归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总量不断增加,金融机体系逐渐完善。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旧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十三五规划中更是将农民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攻坚战,那么金融发展是否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呢?
  本文在阐述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总结提炼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四个传导机制:门槛效应、非均衡效应、减贫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门槛效应是指进入金融市场享受金融服务存在一个成本门槛,只有达到最低门槛的人才能够从金融服务中获取收益,而处于最低门槛以下的人却无法通过金融发展实现收入的提高。融资门槛和人力资本门槛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及资本的逐利性等原因,造成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分配,进而对城乡差距产生不利影响。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是指随着金融不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金融覆盖面不断提高,更多新型金融机构出现,贫困人群也可享受到一定的金融服务而增加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本文以2005-2014年我国27个省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PVAR模型验证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比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及其他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第三部分通过静态面板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金融机构发展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发展拉大了收入差距;从反应程度来看,中部高于全国,西部低于全国;收入差距受自身影响较大,具有很强的顽固性。最后,本文在总结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金融发展的一些建议:发展微型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以及推行代理银行等以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多元化发展;促进金融业城乡间、地区间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