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元杂剧“唐宋文人”形象研究
【6h】

元杂剧“唐宋文人”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2 “唐宋文人”

2.1“唐宋文人”形象界定

2.2“唐宋文人”形象的筛选及分类原则

3 元杂剧中“唐宋文人”形象类型及其特点

3.1 政治失意者

3.2 爱情痴迷者

3.3 伸张正义者

3.3.1对“真善美”的援助与维护者

3.3.2与社会恶势力的斗争者

3.4 背信弃义者

4 元杂剧中“唐宋文人”的婚恋主张与心态特点

4.1 元杂剧中“唐宋文人”的婚恋主张

4.2元杂剧中唐宋文人的心态特点

5 元杂剧“唐宋文人”形象成因探析

5.1时代环境因素

5.1.1一落千丈的社会地位

5.1.2“金钱”社会的发展

5.1.3碰撞与融合的思想文化

5.2剧作者的主观努力

5.2.1精神的寻觅以及与唐宋文人形象的契合

5.2.2剧作者自身的文学造诣

6 结 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元杂剧作者的笔下塑造了一批以白居易、苏轼为代表的唐宋文人形象。通过对作品的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剧作者们对唐宋文人形象的选择与重塑在看似随意的背后,却暗含着对元代社会特点的折射以及对大众情感的表露。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唐宋文人”在元杂剧中的形象(以及与形象相关联的剧情)特点的分析,挖掘其形象中的(元代)现实因素与思想内涵。
  在完成本论文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首先,在日常学习中对(现存)元杂剧作品的搜集及阅读之基础上,积极吸收与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甄别并整理出符合本论文研究要求的元杂剧作品。其次,利用现实及网络等多方面资源对学术界相关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梳理,在吸收当前优良研究形式与成果的同时,积极思考在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再次,对已整理出的元杂剧作品进行精细化阅读,寻找(现存)元杂剧作品中“唐宋文人”在形象与剧情上的异同点,并以历史角度努力探寻影响其异同点产生的(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最后,通过与导师、学院老师及同学的积极交流,在否定之否定中逐渐形成并丰富自己的观点。
  本文的研究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绪论中,主要阐述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斗胆分析在当下研究成果中所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章之主要目的在于对“唐宋文人”现象在概念上的厘清,以及对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元杂剧作品之相关概况的整理与归纳。在这其中,笔者同时也对在“文人”概念进行厘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处理办法进行了指明。第2章中,通过对作品的研读,笔者从人物“行动元”角度出发,将“唐宋文人”分为“政治失意者”、“爱情痴迷”者、“伸张正义者”与“背信弃义者”四类,对“唐宋文人”在形象上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逐个分析。在第3章中,笔者从剧情角度出发,探寻“唐宋文人”背后所隐藏的在婚姻、社会及人物形态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第4章中,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别以“一落千丈的社会地位”、“‘金钱’社会的发展”、“碰撞与融合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的寻觅以及唐宋文人的契合”、“剧作者自身的造诣”五个角度,分析影响元杂剧中“唐宋文人”形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