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人口容量理论研究进展

1.2.1概念的界定

1.2.2人口容量理论的深化

1.3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

第二章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研究

2.1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状况

2.1.1自然地理概况

2.1.2生态脆弱性特征

2.1.3社会经济现状

2.1.4退耕前后人均耕地与粮食变化

2.2人口容量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关系的定量分析

2.3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的合理性评价

2.3.1分析的方法和指标

2.3.2人口容量的合理性分析和评价

2.4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预测

2.4.1研究方法

2.4.2预测结果分析

2.4.3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3.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3.1.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3.1.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1.3人口容量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2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生态活力”

3.2.1分析指标

3.2.2分析方法和步骤

3.2.3区域人口“生态活力”变量的因子分析

3.2.4人口“生态活力”的类型划分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协调人口、资源、经济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其中,人口容量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最实际、最首要的问题.该文以人口容量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对该区域的人口容量现状做出了评价,并对其未来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旨在探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考察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在自然、生态、经济与社会状况的基础上,用相关和回归等多元分析方法,对其人口容量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反映自然环境的粮食产量变量,可以说明其人口容量大小的66.2%;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国民收入变量,可以说明其人口容量大小的55.2%.其次,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现状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a.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将人口容量分为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及自然--经济人口容量;建立了现实人口与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的回归模型:P<,i>=4178.2+2.0643(0.7rPi+0.3ePi),并求得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的两个系数分别为0.7和0.3.结果表明: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条件所决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框架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根据现实人口与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的相对关系,分析了各县市人口与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调和度,在此基础上,以相对偏差度为指标通过定量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从人口与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配置关系来看,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现状已极其不合理,人口压力十分严重.第三,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的预测,采用趋势预测法,即用Logistic及Cubic曲线对该区1985年~2002年的人口、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及自然--经济人口容量进行了曲线拟合,相关指数依次高达0.9967,0.9050,0.6768,0.5940,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10余年中,除2015年经济人口容量过剩外,其余年份的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及自然--经济人口容量均严重不足.但从它们的发展趋势看,自然人口压力逐年递增,而经济人口压力及自然--经济人口压力却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第四,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在明确二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人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