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和蛋白质的研究及应用
【6h】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和蛋白质的研究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进展

1.1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

1.2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

1.3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1.4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研究

第二节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2.1研究内容

2.2研究特点

第二章高锰酸钾-槲皮素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素G钾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仪器与试剂

2.2.2实验方法

2.3结果与讨论

2.3.1实验条件的选择

2.3.2干扰实验

2.3.3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2.3.4样品测定

2.4反应机理初步探讨

第三章高锰酸钾-槲皮素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阿莫西林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仪器与试剂

3.2.2实验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3.1实验条件的选择

3.3.2干扰实验

3.3.3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3.3.4样品测定

第四章高锰酸钾-槲皮素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氧氟沙星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仪器与试剂

4.2.2实验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3.1实验条件的选择

4.3.2干扰实验

4.3.3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4.3.4样品测定

第五章高锰酸钾-甲醛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吲哚乙酸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2.1仪器与试剂

5.2.2实验方法

5.3结果与讨论

5.3.1实验条件的选择

5.3.2干扰实验

5.3.3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5.3.4样品测定

5.4反应机理初步探讨

第六章高锰酸钾-甲醛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胺

6.1引言

6.2实验部分

6.2.1仪器与试剂

6.2.2实验方法

6.3结果与讨论

6.3.1实验条件的选择

6.3.2干扰实验

6.3.3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6.3.4样品测定

第七章NBS-荧光素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蛋白质

7.1引言

7.2实验部分

7.2.1主要仪器与试剂

7.2.2实验方法

7.3结果与讨论

7.3.1实验条件的选择

7.3.2干扰实验

7.3.3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7.3.4样品测定

7.4反应机理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是化学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质、中间体或者生成物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产生的光辐射。当与流动注射联用时,可使其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分析各领域。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用于药物分析和生物大分子分析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阿莫西林是半合成的氨苄西林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临床应用广泛。氧氟沙星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皮肤、关节以及软组织等多种系统的感染。吲哚乙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青霉胺是青霉素的代谢产物,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硬皮病的治疗。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与营养代谢、细胞结构、酶、激素、病毒、免疫、物质运转、遗传等密切相关。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的研究及应用。 在论文的第二、三、四部分采用KMnO4—槲皮素体系分别测定了青霉素G钾、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槲皮素能产生强的化学发光,青霉素G钾、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的降解产物能抑制KMnO4—槲皮素体系的化学发光,据此分别建立测定青霉素G钾、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青霉素G钾、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均为1.0×10-8-2.0×10-7g/mL,检出限(3σ)分别为6.7×10-9g/mL,6.2×10-9g/mL,7.1×10-9g/mL,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论文的第五、六部分采用KMnO4体系测定了吲哚乙酸和青霉胺。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吲哚乙酸和青霉胺能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HCHO的存在可使发光强度大大增强,据此分别建立测定吲哚乙酸和青霉胺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吲哚乙酸和青霉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8-2.0×10-6g/mL和1.0×10-7-4.0×10-6g/mL,检出限分别为9.0×10-9g/mL和1.6×10-8g/mL。 在论文的第七部分采用NBS—荧光素体系测定了蛋白质。实验发现,在碱性条件下,NBS氧化蛋白质,荧光素作为能量转移剂,在CTMAB的增敏作用下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卵蛋白、牛血清白蛋白、牛血红蛋白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7-4.0×10-5g/mL,2.0×10-7-2.0×10-5g/mL,1.0×10-6-1.0×10-4g/mL。检出限分别为3.7×10-8g/mL;6.2×10-8g/mL;2.4×10-7g/m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