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价值源泉探析
【6h】

价值源泉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承诺书

引言

第一章: 传统的价值源泉理论

1.1、价值的含义

1.1.1、价值的历史含义

1.1.2、价值概念研究的前提:“财富”

1.1.3、财富含义的拓展

1.1.4、价值的含义

1.2当前国内各主要流派

1.2.1大系统价值学说

1.2.2广义价值论

1.2.3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1.2.4劳动整体价值论

1.3主要分歧及其产生的根源

1.3.1对价值和财富的分歧

1.3.2对劳动及劳动方式的分歧

1.3.3对资本理解的分歧

第二章 价值源泉的具体形态

2.1劳动内涵的新变化

2.1.1总体劳动或整体劳动

2.1.2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2.1.3劳动对象化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2.2现代资本和价值创造

2.2.1社会资本

2.2.2文化资本

2.2.3人力资本

2.3科学知识和价值创造

2.3.1科学知识

2.3.2科学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第三章 厘清价值源泉问题的意义

3.1理论意义

3.1.1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3.1.2对财富和价值、资本和劳动的再认识

3.2现实意义

3.2.1财富的分配

3.2.2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价值是由“物”作为它的承担者的,没有商品,没有“物”也就无法谈及价值。在之前我们总是强调“物”的有形性,但事实上,物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反对劳动价值论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价值和“物”(或者说是财富)的区别,他们抛开了人的劳动的特性,强调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维护劳动价值论者则强调价值的劳动属性而不重视“物”的作用。这是属于不同层面的争论。在当前,不是价值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而是代表价值的“物”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凝结在“物”上的价值也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而应该用过程的观点来研究。劳动是人同自然界发生的相互沟通的过程,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同自然界的交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只有直接和自然界发生交往的劳动才是劳动,只有这样的劳动才会创造包含到“物”的价值,才形成价值。而事实上当前社会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劳动,人是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全球化了的整体在同自然界打交道。而且我们的劳动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今天我们以破坏环境的方式同自然界发生矛盾,那么我们就会影响到后来的人的劳动形式和结果。同样我们也受到历史人的劳动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传统的价值源泉理论本章重点分析了价值的历史含义,通过对财富和价值关系的分析指出:财富是从自然的、物的角度来看待的,而价值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的,价值是凝结在财富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且分析了财富形态的时代变化,无形财富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物质财富:并对我国当前各种价值源泉理论作了一个概括,指出他们之间主要的分歧存在于对财富和价值的关系、劳动、资本的不同理解上,核心是对价值含义的理解不同。 第二章价值源泉的具体形态本章通过对劳动的分析指出,作为具体的个人劳动不是独立的,其本身就是社会的,劳动是一个整体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合力;另外,人类的认识性劳动要比直接生产性劳动更为重要,科学性劳动、管理劳动就属于认识性劳动;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作为特殊的资本同劳动有着重要的关系,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对价值创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厘清价值源泉问题的意义本章指出通过对价值源泉的探讨,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对整个政治经济学的重新认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可能对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对我国现阶段的方针政策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