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武术、镖局与晋商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6h】

清代武术、镖局与晋商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承诺书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武术、传统武术和清代武术

1.4.2晋商

1.4.3镖局

1.5研究思路框架图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3研究切入点

3结果与分析

3.1清代武术、镖局和晋商互动关系模式构建

3.2武术、晋商对镖局的作用分析

3.2.1从镖局兴衰的视角分析

3.2.2从镖局经营视角分析

3.3晋商——镖局——武术关系之个案研究——以形意拳为例

3.3.1镖局与形意拳关系简述

3.3.2晋商需求是形意拳与镖局互动发展的前提

3.3.3形意拳与镖局之互动关系分析

3.4武术——镖局——晋商关系分析

3.4.1镖局对晋商经营安全的作用

3.4.2镖局集中运现在清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

4讨论

4.1清代武术、镖局和晋商互动关系阐释

4.2需求理论对武术、镖局和晋商互动关系的解析

4.3武术---社会价值立锥两维互动模式的建构

4.4武术---社会价值立锥两维互动模式的解析

4.4.1横向切面图分析

4.4.2个案分析

5结论

6启示

6.1社会的需求是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因

6.2武术技击核心与社会需求间的通透是武术社会价值实现的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体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各类项目都迎合现代社会需求,抢占有限的社会资源份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叫好不叫座的现代竞技武术引领着武术发展的旗帜,跆拳道、空手道等同项群项目挤压着传统武术生存的空间,传统武术自身研究的不足影响着发展的前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本着辩证维物、科学发展的思路,运用经济学、体育学、史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镖局研究为切入点,回溯研究中国古代武术积大成的清代武术,通过对清代武术、镖局和晋商三者互动发展的分析,以期找到清代武术兴盛的客观规律,进而对现代社会中传统武术的发展有所启示。 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镖局是武术发展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镖局为传统武术拳师提供了凭借武术安身立命的体面工作--物质保障;镖局是传统武术传播的场所、技术发展的载体--交融场所;镖局走镖促进形意拳拳种风格的形成--检验平台;镖行天下又为形意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传播媒介。(2)武术是镖局得以产生、发展和兴盛的本质原因。武术通过镖局这一载体实现了社会价值、完善了技术体系,促进了广泛传播;同时武术也通过技、战术功能对镖局的运营形成了技术支撑,而武术所涵含的“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赴士之厄困”、“不爱其躯”、“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侠义精神也是镖局能够运营的理论基础。(3)镖局是晋商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镖局在晋商经营中承担着重要的安全保障职能,是晋商货物贩运和资金运输的重要安全保障,是晋商经营场所、家宅和人身的重要安全保障;镖局集中运现在清金融业发展中也有突出作用,在票号未产生前是与商品交易有关的镖局集中运现是中国北方地区货币清算制度的重要内容,与商品交易无关的镖局集中运现承担着为晋中各商家运回利润的作用,在票号产生之后票号通过镖局调拨银两在两地间赢利,票号通过镖局调拨资金来保障各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4)晋商商业需求是镖局产生、发展和兴盛的社会动因。晋商经营中大量的货物和资金的流动与携带大量笨重的金属货币或货物长途运输中不安全之间的矛盾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残酷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商人向社会提出了货物贩运和资金运输中安全保障的要求,镖局正是为迎合商业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5)武术为镖局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镖局为武术提供服务平台和传播载体,两者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发展。晋商通过镖局实现了安全运营的目的,镖局则通过晋商实现了赢利的目标,两者形成了互动关系,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共同发展。武术通过镖局为晋商安全服务,促进了晋商的繁荣昌盛;晋商利用镖局职能又反作用于武术,促进了武术的技术完善和广泛传播;武术和晋商又促成镖局的产生、发展和兴盛;镖局也为武术和晋商搭建了桥梁,三者互动发展,实现三赢。(6)晋商运营中的“社会需求”实质和镖局的“载体”作用就是清代武术兴盛的社会原因。 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建议:(1)社会的需求是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因。(2)武术技击核心与社会需求间的通透是武术社会价值实现的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