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
【6h】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知识共享的理论概述

2.1 知识的内涵及分类

2.1.1 知识的内涵

2.1.2 知识的分类

2.1.3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

2.2 企业知识共享

2.2.1 企业显性知识共享

2.2.2 企业隐性知识共享

第三章 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

3.1 隐性知识的独特性造成知识垄断

3.2 隐性知识共享主体的障碍

3.2.1 隐性知识共享主体造成的心理障碍

3.2.2 隐性知识共享主体问的知识差异

3.3 隐性知识共享的环境障碍

第四章 企业文化与隐性知识共享

4.1 企业文化概述

4.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4.1.2 企业文化的系统结构和层次

4.2 企业文化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

4.2.1 企业文化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

4.2.2 隐性知识共享对企业文化的反作用

第五章 构建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5.1 精神文化层面的构建

5.1.1 树立隐性知识共享的价值观

5.1.2 培植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

5.2 制度文化层面的构建

5.2.1 建立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5.2.2 组建正式和非正式学习团队

5.2.3 推行岗位轮换制度

5.3 行为文化层面的构建

5.3.1 建立信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5.3.2 企业提高员工素质修养

5.4 物质文化层面的构建

5.4.1 构建知识仓库系统,增加企业知识积累

5.4.2 企业引入先进的知识共享技术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样本企业概况

6.2 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6.3 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状况数据结果分析

6.4 完善企业文化,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成为了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为了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很多企业聘用知识管理专家,并引入知识管理系统,开展知识管理活动,进行知识的积累、创新和利用,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共享是关键和核心,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研究表明,在实践中知识共享是一个难点,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面临很多的障碍,是有效实施知识共享的瓶颈。为了解决隐性知识共享的困难,很多企业引入知识共享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然而在引入知识共享系统和信息技术后,其隐性知识共享的程度并未提高,因为企业没有为隐性知识共享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隐性知识本身依附于它的载体,隐性知识共享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围支持,但大部分企业却常常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现有企业文化不适合隐性知识共享,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综合运用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作为指导,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从隐性知识共享的视角出发,构建适合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科学系统的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构建对策,以此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实施,使企业知识共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作为理论概述,阐述了知识和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提出知识的分类以及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和模型;第三部分从隐性知识共享的主体和客体分别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第四部分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层次结构,重点论述了企业文化和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透视出企业文化和隐性知识共享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五部分从广义的企业文化出发,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文章主要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来构建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每个层面都提出了相应的构建措施和方法。第六部分在前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山西同世达煤化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实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该公司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情况,针对问卷反应出的企业文化问题,提出一些企业文化构建的改进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