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6h】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非除氧室温磷光的研究背景

1.1.1 磷光光物理基础

1.1.2 室温磷光法的发展

1.1.3 环糊精诱导的非除氧室温磷光

1.2 手性及手性识别

1.2.1 手性

1.2.2 手性识别及研究意义

1.2.3 手性识别方法简介

1.2.4 手性选择剂

1.3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手性识别辛可宁和辛可尼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N和C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2.3.2 CN和CD的磷光光谱图

2.3.3 pH值对CN和CD室温磷光和荧光强度的影响

2.3.4 不同的环糊精对CN/CD手性识别的影响

2.3.5 γ-CD浓度对CN和CD室温磷光强度的影响

2.3.6 不同重原子微扰剂的影响

2.3.7 BrCH浓度对CN和CD室温磷光强度的影响

2.3.8 乙醇分子的影响

2.3.9 磷光寿命的测量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手性识别樟脑醌对映体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Q的光谱性质研究

3.3.2 磷光测定条件的优化

3.3.3 包合平衡的推导

3.3.4 磷光寿命的测定

3.3.5 核磁共振数据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手性识别萘普生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论与讨论

4.3.1 (R)-Nap和(S)-Nap的紫外光谱

4.3.2 (R)-Nap和(S)-Nap磷光光谱

4.3.3 pH对(R)-Nap和(S)-Nap磷光强度的影响

4.3.4 不同重原子微扰剂的影响

4.3.5 β-CD浓度对(R)-Nap和(S)-Nap磷光强度的影响

4.3.6 IBu浓度对(R)-Nap和(S)-Nap磷光强度的影响

4.3.7 放置时间的影响

4.3.8 磷光寿命的测量

4.3.9 对映体混合物的磷光强度测定

4.3.10 包结平衡的推导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简述了非除氧室温磷光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环糊精诱导的非除氧室温磷光法的几种典型体系。然后简要介绍了手性识别的方法以及常用的手性选择剂。最后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在手性选择剂γ-环糊精的水溶液中,以溴代环己烷(BrCH)作为重原子微扰剂,辛可宁(CN)和辛可尼丁(CD)可以被诱导产生较强的室温磷光,其中CN的强度大约是CD的4倍。磷光衰减呈双指数形式,CN和CD的寿命分别为7.384和1.213ms,5.443和0.064 ms,差别为30.26%和180.4%,因此基于两者磷光强度及寿命的差别可以实现CN/CD对映体的手性识别。
  第三章:非除氧的α-环糊精(α-CD)水溶液中,加入1,2-二溴乙烷(1,2-DBE),樟脑醌(CQ)可以被诱导产生强的室温磷光。实验结果表明CQ、α-CD和1,2-DBE形成包结比为1∶2∶2的三元包结物。(R)-CQ和(S)-CQ的室温磷光都符合单指数衰减,寿命分别为(0.274±0.014) ms和(0.639±0.021)ms。由此可以利用时间分辨室温磷光实现CQ对映体的手性识别。另外,体系的磷光强度变化和对映体混合物中(R)-(S)-CQ两者的比例成一定的线性关系,从而可以定量对映体混合物的组成。一维、二维核磁数据表明,CQ从大口端、1,2-DBE从小口端分别进入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从而形成稳定的三元包结物CQ/1,2-DBE/α-CD。
  第四章:在重原子微扰剂IBu存在下,β-环糊精可以诱导萘普生(Nap)产生较强的非除氧室温磷光。(R)-Naproxen的磷光强度要大于(S)-Naproxen,且体系的磷光强度变化和对映体混合物中(R)-(S)-Nap两者的比例成一定的线性关系,由此可以定量对映体混合物的组成。(R)-和(S)-Naproxen的磷光都符合单指数衰减,寿命分别为2.535±0.056 ms和1.798±0.076 ms,相差34.02%,由此可以实现二者的手性识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