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舞台到银幕——戏曲电影艺术简论
【6h】

从舞台到银幕——戏曲电影艺术简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戏曲电影的类别和发展分期

1.1 关于戏曲电影

1.2 戏曲电影的分期

1.2.1 初创时期(1905——1920)

1.2.2 创作时期(1933——1988)

1.2.3 衰落时期(1989——现在)

第二章 戏曲电影与舞台戏曲之异同

2.1 戏曲电影产生的原因

2.2 戏曲电影和一般戏曲之异同

2.1.1 舞台戏曲的表现手段

2.1.2 戏曲电影的表现手段

2.1.3 戏曲电影对于传统戏曲的推动

第三章 《花为媒》的艺术再创造

3.1 新凤霞与《花为媒》

3.2 戏曲电影《花为媒》中艺术元素的处理

第四章 戏曲和电影的交融与借鉴

4.1 戏曲电影的类别探讨

4.2 戏曲和电影的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独特类型,戏曲电影既具有戏曲的表演元素,又兼备电影的艺术特征,《定军山》的问世,既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又引发了戏曲电影的横空出世。本文尝试从戏曲学、电影学、传播学、美学等领域借鉴前人丰厚的研究成果,通过阅读大量的文本资料,收集电影作品,结合自己的阅读和观影实践活动,以新凤霞主演的评剧电影为例,并佐以艺术大师们拍摄戏曲电影过程中的范例,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求戏曲电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特点。
  笔者认为戏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独有类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戏曲元素,一是电影手段,两者缺一不可,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借鉴,彼此观照,从而使戏曲电影得到艺术提升。首先,戏曲通过电影得到了广泛传播,因而戏曲电影和舞台戏曲相比已经完成了艺术形式的转型。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有必要探讨戏曲电影的发展、分期和所属类别。其次,戏曲电影既有电影艺术的共性,也保有其多少年来所形成的戏曲个性,本文选取具体的戏曲影片从微观的角度来考证戏曲电影的个性特征。第三,在前两点分析的基础上,探求戏曲和电影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试图接触到两种艺术形式相互统一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也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作者从微观角度出发,重点评述了电影《花为媒》从戏曲走向银幕的再创造的过程,分析了戏曲被搬上银幕后所应有的改变与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