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建设的研究
【6h】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建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的内涵和相关理论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的概念与内涵

1.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及运作过程

1.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及其类型

1.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的相关理论

1.2.1 基金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来源

1.2.2 委托——代理理论对新农合参与者之间关系的解析

1.2.3 权力腐败论与监管的必要性

1.2.4 公共财政理论

1.2.5 治理理论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的现状——以濮阳市为例

2.1 濮阳市的基本概况

2.2 濮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状况

2.3 濮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状况

2.4 濮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及结余状况

2.5 濮阳市参合农民的受益及补偿情况

2.6 濮阳市新农合经办组织建设情况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3.1.1 新农合基金监管客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3.1.2 新农合基金监管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3.2 新农合基金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立法层次不高,司法功能缺位

3.2.2 监管体系不顺,权责归属不明

3.2.3 信息不对称,监管技术差

3.2.4 社会监管不足,监管过程受阻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建设的改进措施

4.1 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基金监管的法律制度

4.1.1 提高新农合基金监管的立法层次

4.1.2 明确新农合基金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

4.1.3 加大新农合基金违规行为的司法追究力度

4.2 理顺监管体系,强化多主体参与的功能

4.2.1 协调处理好监管主体的水平关系

4.2.2 理顺衔接好监管主体的垂直关系

4.2.3 发挥多监管主体参与的功能

4.3 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制度和手段

4.3.1 提高准入标准,强化竞争机制

4.3.2 制定服务规范,提高监控力度

4.3.3 动态调整定点资格和封闭管理基金运行

4.3.4 在村卫生室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4.3.5 推行单病种定额结算的补偿方式

4.3.6 建立基本业务申报、备案和审查制度

4.4 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监管时效性和透明性

4.4.1 建立信息化监管网络,提高监管的时效性

4.4.2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提高监管的透明性

4.5 建立新农合基金运行的审计制度

4.6 明晰产权,创新运营方式

4.6.1 明晰产权,合理运用市场化手段

4.6.2 引入中介,创新运营方式

4.7 发挥新农合基金监管中农民的主导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建设和谐社会,破解“三农”问题,就必须要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因为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保障。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新时期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的主要形式。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基金的监管问题,这也是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良好运行的关键。
  自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已经逐步实现了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在这个试点推广的过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大病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经办机构擅自挪用新农合资金用于其他用途、经办机构通过虚报参合人数套取财政补助、经办机构重复申请财政补助金及重复报销费用、经办机构审核把关不严擅自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经办管理机构违规收费、乡镇卫生院编造虚假病历获取补偿、乡镇卫生院未及时上交大病统筹基金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降低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信任感。
  因此,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应该密切关注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将其放在工作的首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他们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做了探讨。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指出了新农合基金监管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并分析了国外医疗保障模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问题的建设性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