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6h】

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链球的由来

1.2 链球运动发展历程

1.2.1 链球运动发展初期

1.2.2 链球运动发展中期

1.2.3 链球运动发展高水平期

1.3 国内链球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动态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影像拍摄法

3.2.3 图像解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对十一运会男子链球最后用力阶段时相的划分及相关指标的界定

4.2 国内外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比较分析

4.3 十一运会男子掷链球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学分析

4.3.1 十一运会男子掷链球最后用力阶段链球在各时相的运行时间分析

4.3.2 十一运会男子掷链球最后用力阶段各时相各关节速度变化的分析

4.3.3 十一运会男子掷链球最后用力阶段各时相各关节高度变化的分析

4.3.4 十一运会男子掷链球最后用力阶段各时相各关节角度变化的分析

4.3.5 十一运会男子掷链球最后用力技术的综合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中国链球运动开始较晚,推广不高。从90年代开始中国男子链球水平呈现徘徊不前,在亚洲的优势也已不存在,同世界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本文对十一届全运会男子链球前八名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及运动成绩与国外选手比较,得出之间的差异性。并通过运动生物力学三维解析法对投掷链球最后用力技术进行分析,找出最后用力阶段链球及人体各关节的空间技术运动特征等各项指标,研究其运动技术是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评判技术动作是否合理,得出中国男子链球选手最后用力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从而进行科学地运动技术训练,找寻利于提高成绩的合理运动技术特征与动作要素,为训练提供参考。也为掷链球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加强技术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追求最佳训练效果。
  本文研究方法:利用文献查阅、影像拍摄、图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对比,得出两者的差异;对十一届全运会男子链球成绩前八的选手进行最后用力阶段相关指标运动学分析;对解析数据统计处理,依据数据得出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研究分析结论如下:
  (1)国内与国外优秀选手身体形态指标比较,差异性不明显,但在运动成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中国选手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2)在投掷过程中,从链球运行时间来看,中国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此阶段用时过长,在训练中要引起重视。为使速度增大,速度量增加,尤其第二时相(至最低点)到第三时相(最后出手瞬间)用时更应缩短。
  (3)在投掷过程中,最后用力阶段身体各关节的速度变化合理,符合运动力学规律。但和国外选手出手速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身体左侧,左肩向投掷方向积极主动转动用力,使身体保持低姿更快的运动。左膝引领身体左下肢以积极主动用力的同时带动身体右侧旋转,速度变化最大;身体右侧,右踝关节带动身体右下肢积极主动用力向投掷方向转动。
  (4)在投掷过程中,身体各关节在各时相中高度变化(逐渐增高,增高显著)整体趋势符合链球基本运动技术规律与特征。身体以左侧为轴,带动右侧向投掷方向转动,为链球获得向上高度与一定的加速度做准备。
  (5)在投掷过程中,身体各关节在各时相中角度变化为逐渐增高,最后用力整个过程中,身体左侧为主,右侧为辅的积极主动发力向投掷方向高速转动,且身体重心循序渐进的逐渐增高,使链球获得较佳的出手高度与速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