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羟基蒽醌-环糊精超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6h】

羟基蒽醌-环糊精超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简介

1.2 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简介

1.2.1 环糊精的结构

1.2.2 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1.2.3 环糊精的修饰

1.2.4 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应用

1.3 蒽醌

1.3.1 蒽醌类化合物简介

1.3.2 蒽醌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3 蒽醌类化合物作为发光探针的应用

1.4 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1,4-二羟基蒽醌-环糊精超分子荧光探针测定铜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1,4-DHAQ的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

2.3.2 1,4-二羟基蒽醌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2.3.3 1,4-二羟基蒽醌-β-环糊精超分子体系与Cu2+的作用

2.3.4 猝灭作用机理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1,8-二羟基蒽醌-环糊精超分子变色荧光探针测定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际样品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1,8-DHAQ的光谱性质及pH的影响

3.3.2 1,8-DHAQ-β-CD包合体系对Cu2+的识别作用

3.3.3 识别作用机理

3.3.4 样品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8-二羟基蒽醌-羟丙基-β-环糊精超分子荧光探针测定VB12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1,8-DHAQ-HP-β-CD超分子体系和VB12的相互作用

4.3.2 1,8-DHAQ的浓度选择

4.3.3 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选择

4.3.4 pH值的影响

4.3.5 VB12的分析特性

4.3.6 干扰实验

4.3.7 实际样品的测定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章:介绍了超分子化学的概念,简述了环糊精的结构性质和以环糊精为主体的超分子体系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概述了蒽醌类化合物分析测定的研究动态及蒽醌类化合物检测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利用紫外和荧光技术研究了1,4-二羟基蒽醌和β-环糊精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1,4-DHAQ与β-CD能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包合物,包合比为1∶1,包合常数为5.66×104L/mol。以1,4-DHAQ-β-CD为探针,建立了水溶液中Cu2+的紫外和荧光分析测定方法。其中荧光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2-2.0μmol/L,检出限为0.07μmol/L。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的特点。
  第三章:研究了β-CD水溶液中1,8-DHAQ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氨的辅助络合作用下,1,8-DHAQ-β-CD超分子包合物对铜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络合铜离子后体系发生颜色变化并伴随荧光猝灭,从而可作为一种变色荧光探针用于水溶液中铜离子的检测。其中β-CD具有增溶增敏的作用。方法具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检测限为2.7×10-7M。本方法用于水样及茶叶中铜的测定,回收率在95%-106%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第四章: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测定介质,考察了VB12对1,8-DHAQ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HP-β-CD可以和1,8-DHAQ形成包合物,从而提高1,8-DHAQ的荧光强度。而VB12的加入引起体系荧光的猝灭,并且猝灭程度和VB12的浓度有关。由此建立了水溶液中VB12的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其中羟丙基-β-环糊精对测定体系具有增敏增稳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