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6h】

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

2.1.1 主观幸福感

2.1.2 主观幸福感理论

2.1.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

2.2 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2.3 中老年晨练者及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3.1 中老年晨练者的相关研究

2.3.2 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个案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老年晨练者晨练活动行为特征研究

4.1.1 中老年晨练者晨练时间及频率

4.1.2 中老年晨练者晨练内容及形式

4.1.3 中老年晨练者晨练的目的

4.2 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研究

4.2.1 中老年晨练者的主观幸福感

4.2.2 不同晨练行为特征的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

4.2.3 不同社会支持和自我健康感知的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

4.2.4 量表中不同得分的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

4.3 中老年晨练者个案分析

4.3.1 孤独的跑步者—徐大爷

4.3.2 站在末排的起舞者—王阿姨

4.3.3 团队的灵魂—蒋大姐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脚步,在现代社会,对于“幸福”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经济复苏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使得人类存在的价值和生活质量开始受到空前的关注。以“幸福”为主要指标的研究引发了学术界的热潮,这也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研究的起步,从生活质量的角度上界定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和评价。
   目前,世界各国在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都非常丰富,中国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跨入该项研究领域,并在2000年以后进入研究的高潮期,关于学生、教师、居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大量涌现。在中国社会向老龄化高速迈进的进程中,老年人受关注的程度也在大幅度提升,而中年人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幸福指数也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太原市城市广场上中老年晨练者的调查访谈,对不同晨练行为的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进行差异性比较,并运用纽芬兰纪念大学的主观幸福感测试量表对中老年晨练者进行了正性情感、一般正性体验、负性情感、一般负性体验四个维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中老年晨练者参与晨练的时间较长、频率较高,晨练的内容主要以武术类、操舞类、走跑类和球类为主,晨练形式各异、目的明确;(2)中老年晨练者的整体主观幸福感程度较高,并且在两个正性影响的维度上得分较高,在两个负性影响的维度上得分较低;(3)以操舞类为主要晨练内容和以维系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中老年晨练者其主观幸福感最高,与其他晨练人员表现出显著差异;(4)受到社会支持和自我感觉身体健康较为明确的中老年晨练者主观幸福感指数较高,与其余类别差异显著;(5)晨练可以促进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消除负性影响,提升正性影响。
   论文的形成经历了对文献资料的查阅、相关基础理论的整理与分析、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专家的走访、对数据统计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讨论等几个过程。经过一系列研究,笔者认为:中老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应该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作为中老年群体主要的娱乐活动方式和重要的健康保健方法—晨练,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介于晨练对中老年人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多角度着手,不断提高中老年人参与晨练的积极性,并不断完善中老年人晨练的软硬件设施、资金和人员配备,为其舒适、愉悦的进行晨练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