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台山生态旅游的客流有序疏导模式研究
【6h】

五台山生态旅游的客流有序疏导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生态旅游研究概况

2.1.1 生态旅游的兴起

2.1.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1.3 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2.2 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

2.2.1 生态旅游资源

2.2.2 生态旅游承载力

2.3 客流有序疏导模式

2.3.1 网络连通性分析

2.3.2 最短路径分析

2.3.3 旅游线路设计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五台山基本概况

3.1.2 五台山生态旅游资源

3.1.3 五台山主要景区景点介绍

3.2 研究内容

3.2.1 客流量分析与预测

3.2.2 环境承载力分析

3.2.3 网络连通性分析

3.2.4 最短路径分析

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章 五台山风景区客流量分析及预测

4.1 五台山风景区客流量分析

4.2 五台山风景区客流量预测

4.2.1 预测模型实现-Eviews

4.2.2 五台山风景区年客流量预测

4.3 小结

第五章 五台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5.1 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子

5.2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

5.3 小结

第六章 五台山风景区线路优化

6.1 网络分析

6.2 景区线路网络连通性分析

6.3 最佳游历方案

6.3.1 ArcGIS最短路径及原理

6.3.2 最短路径的ArcGIS实现

6.4 五台山风景区线路优化

6.4.1 经典线路评价

6.4.2 线路优化方案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和日益增多的旅游者,对原始旅游资源的破坏已经日渐突显。为了协调旅游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学家进行了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生态旅游不仅希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欣赏到美景,更希望它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负有责任的旅游。
   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风景区,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它是旅游升温热中的重点旅游区。五台山风景区于1985年全面对外开放,当年客流量为42万人次,2011年客流量为358.5万人次。从2006年到2011年的6年间,五台山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862.26万,由此带来的景区生态旅游负荷不断加重。景区的超额负荷不仅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还会对游客的人身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基于对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的思考,本文对五台山风景区旅游客流疏导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测算影响本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本文得出线路长度远远小于床位和停留时间这两因子的结论,说明景区内部的线路长度限制了景区整体的环境承载力。通过对内部景点之间线路网络连通性的四个指标进行评价,结论表明景区现存线路网络不够完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通过采用ArcGIS中的最短路径分析模块对景区最佳游历方案进行求解,设计出了合理可行的旅游线路。该路线可使游客有序流动,并在人流过大时对游客进行有效疏导,同时减小了游客对景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压力,从而达到了景区环境承载力相对增大,更大限度地利用景区资源,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