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壳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药物的包覆和释放
【6h】

核壳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药物的包覆和释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核壳复合粒子综述

1.1.1 核壳复合粒子简介

1.1.2 核壳复合粒子制备机理

1.1.3 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

1.1.4 核壳复合粒子的应用

1.1.5 展望

1.2 核壳纳米微粒

1.3 紫杉醇

1.3.1 简介

1.3.2 负载紫杉醇体系的研究

1.4 本论文的创新意义

第二章 试剂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第三章 PMMA/CA核壳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精制

3.2.2 PMMA/CA核壳纳米微粒的制备

3.2.3 PMMA/CA核壳纳米微粒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体转化率和乳胶粒粒径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3.3.2 反应温度对乳液及PMMA接枝效率的影响

3.3.3 TBHP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3.3.4 MMA/CA配比的影响

3.3.5 MMA-CA总含量对聚合体系的的影响

第四章 PBA/CA核壳结构乳胶粒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BA/CA核壳聚合物纳米乳胶粒的制备

4.2.2 PBA/CA纳米乳胶粒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体转化率和乳胶粒粒径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4.3.2 TBHP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4.3.3 BA/CA配比的影响

4.3.4 BA-CA总含量对聚合体系的影响

4.3.5 反应温度对乳液及PBA接枝效率的影响

第五章 核壳纳米微球对药物的包覆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条件

5.2.2 负载紫杉醇纳米微球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乳液净化

5.3.2 紫杉醇标准曲线的制备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方法,未使用任何乳化剂和稳定剂,在干酪素(CA)存在下使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分别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以及丙烯酸丁酯(BA)进行了在CA上的接枝聚合,制备了直径在150 nm左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PMMA/CA、PBA/CA纳米复合乳胶粒。用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证实了乳胶粒的核壳结构,内核分别为憎水的PMMA、PBA,外壳为亲水性的CA。使用激光粒度仪测试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以氯仿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测试了PMMA、PBA的接枝效率。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核壳原料质量比、物料总浓度等条件对单体转化率、PMMA和PBA的接枝效率、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制备PMMA/CA核壳纳米颗粒时,单体转化率和乳胶粒粒径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开始20 min时,乳胶粒粒径突然降低然后基本保持不变,30 min内单体转化率达到70%,3 h之内增加到73%。当温度控制在70℃和80℃,TBHP用量控制在CA质量的0.18%到0.36%,MMA/CA质量比为4,物料总浓度不超过10%的条件下MMA转化率和PMMA的接枝效率高于75%。CA-MMA总含量达到30%时,出现凝胶,这是因为乳胶粒外壳是亲水性的CA,含有大量的胺基、羟基和羧基,与水形成的氢键作用较强,随着体系中CA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粘度增加很快。
   制备PBA/CA核壳纳米颗粒时实验结果表明:在BA/CA质量比为4,TBHP占CA质量的0.22%,CA和BA的总含量在10%,75℃反应时可得到具有明显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并可获得较高的单体转化率和PBA接枝效率。此后继续提高上述任意一个实验参数都对BA的转化率、PBA的接枝效率、乳胶粒粒径分布等有负面影响。
   将制备出的核壳乳液透析,使用气相色谱检测残余单体量,然后使用超声法或振荡法制备负载紫杉醇的核壳粒子,对紫杉醇在核壳粒子中的包覆进行了初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