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研究
【6h】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基本概念

1.1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1.1.1 干部与干部的作用

1.1.2 竞争与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1.2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制度的构成

1.2.1 公开选拔

1.2.2 竞争上岗

1.2.3 公推公选

1.2.4 公推直选

1.2.5 公推差选

1.3 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理论分析

2.1 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设计目的

2.1.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1.2 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求

2.1.3 适应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性的需求

2.2 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基本原则

2.2.1 党管干部的原则

2.2.2 德才兼备原则

2.2.3 法制原则

2.3 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基本运行原理

2.3.1 公开公正原理

2.3.2 竞争择优原理

2.3.3 人职匹配原理

2.4 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主要功能

2.4.1 导向功能

2.4.2 择优功能

2.4.3 规范功能

第三章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具体实践

3.1 选拔任用的基本环节

3.2 选拔任用的测评方法

3.3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3.1 周期相对较长,成本相对较大

3.3.2 民主推荐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不够强

3.3.3 群众的“四权”还有没有完全落实

3.3.4 素质测试的内容和手段还比较单一

3.3.5 制度运用不够普遍

第四章 我国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完善建议

4.1 推进制度运用实施常态化

4.2 推进制度设计严密化

4.3 推进考试测评科学化

4.4 推进考察准确化

4.5 推进成本控制经济化

4.6 推进配套制度完善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我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过程中,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成为当前尤为重要的课题。领导干部所担负着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领导工作以及相应的重要责任,是改善民生、创新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党和国家领导的决定性力量,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干部人事制度作为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与我国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基础相互制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干部选拔方式要引入“竞争性”机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因此,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干部在选拔任用中体现公开透明、坚持民主、社会评判的有效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是坚持党管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科学用人标准,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树立了坚定信念;为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的用人导向提供具体依据;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着眼建设一支谋发展、善发展、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有效途径。
   干部竞争性选拔任用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创新内容,本论文从制度的基本理论、设计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了介绍,对目前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